近年来, 我区坚持不断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均等化、 优质化, 为了增加农村公共服务设施, 拓展农村公共服务内容, 畅通农村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 ; 一方面按照 “人口居住城镇化、 产业发展现代化、 公共服务均等化、 居住环境生态化” 总体思路, 规划8个新型标准化农村社区, 目前已建成 5个, 但更为重要的是结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和镇村综合改革以及推进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 适应我区现代农业发展, 新型工业化、 城镇化和信息化建设, 从全区73个村中选择了28个中心村, 按照六室四配套标准, 完善配套中心村现有办公和服务设施, 使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服务能力更强, 服务内容更全, 服务区域更大, 成为覆盖全区农村, 快捷方便高效, 富有阎良特色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平台。目前, 全区已建成18个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建成的新型标准化和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辐射服务群众10万余人, 区统筹办、 财政局累计争取到市级奖补资金3340万元, 区政府从社会资本和财政资金共投入266万元资金支持 农村社区和 信 息化建设。到2018年, 我区将实现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全覆盖, 让全区农村居民都能享受到城市一样便捷的服务。我省、 宁夏自治区农村基层干部培训班学员和新华陕西分社先后到我区学习考察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建设, 河南鹤壁区县也到我区观摩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坐班制”让群众办事不跑冤枉路
“以前办个事要考虑几个人的时间, 来回跑, 现在只要到社区来就有人接待, 确实方便得很。 ”11月22日, 早上九点多, 在我区新兴街道井家片区化中心社区便民服务大厅, 为自己开具户籍证明材料的 68 岁退伍老兵马忠义告诉笔者。
文化活动室、 教育培训室、 司法工作室、 卫生服务室、 产业服务室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 门口还有宽大的文化活动广场, 养老服务站和公共交通停靠站…….笔者发现, 两层楼里不仅有社区管理办公室, 还有相应的便民服务项目, 城市社区里有的设施, 这里一应俱全。
“ 社 区 运 营 实 行 的 ‘ 坐 班制’ ,由4个村两委成员周一到周天至少有1-2人在便民服务大厅坐班服务。 “新兴街道办干部张荣说, “井家片区化中心社区主要服务井家、 邰家两个行政村, 主要为两个村的群众代办医疗、 养老、低保、 高龄补贴、 危房改造补贴等业务, 满足群众随时来办事, 随手都能办结的需求, 不让群众跑冤枉路。 ”
“以前群众开个证明, 我有事, 群众有时候就晚上来敲我的门, 现在章子统一管理, 有固定的地方, 时刻有人值班, 群众晚上也不敲我的门了, 大家都养成办事统一来社区便民服务大厅的习惯了” , 井家村会计杨忠民高兴地说道。
“文化交流平台”凝心聚力人气浓
“这是咱们山东祖先来陕时携带的农耕器具, 还有织布机子呢…..” 在振兴街道办另一个片区化社区---二龙聚社区, 笔者在社区的 “民俗陈列室” 里见到了各种各样的民俗文化遗产。
以谭家村为中心的二龙聚社区, 辐射谭家、 官刘等几个行政村, 服务群众 7298 人, 建成 1580平方米的片区化中心社区主体楼, 内设除了社区管理办公室, 司法活动室等标准配置外, 还增加了皮影工作室, 山东移民文化研究协会。
“由于谭家村是关中地区最大的山东移民村, 迄今为止, 依然保留着浓厚的山东移民文化。自从社区建成后, 我们积极打造民俗文化窗口, 通过对山东移民文化及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承, 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 谭家村村干部张世安告诉笔者。
民俗陈列室、 文化作品陈列室、 皮影工作室让这个充满文化底蕴的山东村有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今年清明节在社区广场顺利举行了吃大饼、 打秋千、打胡基活动, 重阳节举行了孝亲敬老大拜寿活动, 村民的凝聚力和热情都高的很” 。
张世安告诉笔者, 原来没有社区的时候, 群众几乎没有集体活动, 业余生活单调, 邻里之间矛盾也比较多, 但自从有了社区, 有了平台, 群众们就有了去处, 每年社区都会举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就是要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把大家的心聚到一块。
今年 7 月份, 谭家村创新模式, 把学习教育与立家规、 正家风有效结合起来, 正家风立家规, 充分发挥社区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带动全体村民培育优良家风, 弘扬传统美德, 树立家园情怀, 在全村形成注重家教、 家风, 以实际行动传承优秀家风、 树立新村风、 弘扬正能量。
“社区卫生室”将实惠带给基层百姓
“以前感冒光开药得花个十几块 , 现在在社区卫生室普通感冒开药只需花两三块钱就可以解决, 而且药效好, 康复得也快” 。在关山镇康村片区化社区, 前来看病的刘阿姨只花了三块钱就开好了感冒药, 而且医生还给做了基本检查, 这在以前是几乎不会出现的情况。
康村片区化中心社区以康村为中心村, 辐射东丁等村, 共1778户5311人, 然而自从社区建立起“卫生室” 后, 由于其收费低、 功能全的优势, 不仅仅是这几个村子,其他地方的群众也纷纷慕名而来。
“以前哪有这么多检查项目,现在在我们这里, 老百姓可以完成心电图、 血常规等基础性的一些检查, 不用再跑远路了” 。卫生室的医生李战粮介绍说卫生室现在的设施标准完全可以和乡镇一级的卫生院相提并论了, 药品也严格按照 “三统一” 原则, 群众来看病, 先做检查、 再用药, 对病情的掌握也更准确了。
从实际出发, 为群众所想。康村片区花中心社区 “卫生室” 的配备使用, 有效解决了群众的基本需求, 让群众真正地得到了实惠。
“文明家园”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现在不打麻将了, 我去听秦腔, 跳广场舞去啊” 。每天下午,武屯镇东孙片区化中心社区都热闹非凡, 唱秦腔的、 跳广场舞的、锻炼身体的, 群众们把社区当成了自己的家, 玩的不亦乐乎。
武屯镇东孙村是清河边的一个大村, 东孙片区化中心社区服务东孙、 任官两个村。自从社区建成后, 武屯镇和东孙村在建设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的同时, 利用财政一事一议奖补资金对社区北侧东西街道村庄环境卫生全面提升。
“有了社区, 我们的精神生活更丰富了, 你看, 我们村里的环境也越来越好了, 走在村子里, 整个人都舒服得很” , 村民李盼盼高兴地说道。
据悉, 市区文明办也将该村作为 “美丽乡村.幸福家园” 建设的重点村, 重点抓好提升民风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着力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打造“环境美、 风尚美、 人文美、 生活美” 的美丽家园。
“通过硬件的完善提升, 加强文化软实力的渗透, 不断提高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内涵, 形成一个文明和谐的社区环境, 群众共享” , 区统筹办工作人员表示。振兴二龙聚 (谭家) 片区化中心社区、 新兴井家、 关山康村、 武屯东孙等几个村的片区化中心社区仅仅是全区农村社区建设运营的缩影, 社区平台的建设, 不仅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城乡资源均等优质的服务, 更是一个聚集人气, 融合文化, 展现风貌的大舞台, 在这里, 老百姓除了脸上洋溢的笑容, 更多的则是内心油然而生的优越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