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中学重奖中考优生800多万 媒体:有违教育初衷

2016-11-26 02:00  长沙晚报

长沙晚报评论员 屈金轶

一条网传消息连日来持续刷爆微博:11月20日,浙江温州苍南县树人中学在高一家长会上,给中考成绩优异的高一新生发放800多万元奖学金。不少网友吐槽“学校有钱任性”。(11月24日《扬子晚报》) 

学校对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奖励,本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激励手段,无可厚非。然而,作为一所民办高中,动辄发放800万元的奖学金,而且获奖学生的奖学金的多寡与考试成绩的高低挂钩,最高的获奖竟达10万元之多,最少的也有2万元。这种土豪式的奖励方式,虽然能让获奖者个体瞬间感受到“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幸福,但从宏观而言却难免有陷入“以分数论英雄”的教育误区之嫌,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探寻与反思。

一所民办高中一次性动用800多万元重奖优生,原因何在?乍看是其爱才惜才,但是细究起来,应归结于利益二字。民办高中,作为一个自负盈亏的投资经营主体,存在盈利压力与需求。如何盈利,如何找到最佳盈利路径,便是许多民办高中都在苦苦思索与求解的问题,并且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重奖学生便是常见手段之一,有人就称“重奖学生仅是钓取更多利益的最见效的诱饵”。

事实证明,比起减免学费、住宿优待等常规奖励措施,800万元奖学金“抢夺眼球”的效果也许强大了无数倍。又是媒体报道,又是微信朋友圈热转,再加上家长及当地民众口口相传,在舆论场上,由于各种不同类型的媒体“立体轰炸”,短时间内便将“800多万元奖学金”炒成了热门话题。对树人中学而言,这显然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学校营销推广,对未来招徕优秀生源,提高高考“战绩”的效应显然不可低估,并进而能够形成优秀生源——高考取胜——高昂学费的运作循环。

这种走捷径的教育方式,虽然短时间内能取得“惊人”成绩,但是显然有违教育初衷,实质上是一种“以分数论英雄”的功利教育观,不利于培养人才。教育的真谛在于对学生灵魂的引导和塑造,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那种“分数是硬道理、做题是硬功夫”的分数至上的功利教育理念,显然与教育背道而驰。民办高中可以有盈利需求,但必须取之有道,不能沦为“一切围着升学率转”的高考机器。

全站热点
咸阳水务集团成功回购中环制水有限公司股权

2016-11-26 01:26阅读

蓝桥镇积极应对冰雪天气,确保道路畅通,保障群众平安出行

2016-11-25 12:15阅读

前10月陕西省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9.3%

2016-11-24 23:49阅读

前10月陕西进出口总值1605.5亿元人民币

2016-11-24 11:01阅读

副市长赵敏到灞桥区调研工作

2016-11-23 16:37阅读

市安委办城市运行安全督查组冒雪来未央区督查检查

2016-11-23 08:45阅读

新城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学习仵江新城区区长署名文章《坚持问题与效果的统一 努力提高执政能力》

2016-11-22 18:4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