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赵雪)在陕西省政府近期出台的《工业稳增长促投资的21条》措施中,明确要求陕西要加快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认定,同时大力支持创新平台的建设。这给陕西高科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陕西省科技厅从机器人产业入手,在“十三五”期间,把机器人产业培育成陕西战略性新兴产业,预计到2020年,建设2~3个各具特色的省级机器人产业基地,创建50~100家机器人企业。
据陕西省科技厅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发展机器人,都积极抢占这一前沿科技的制高点。“陕西是科技和人才资源富集地,众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拥有一批高水平的人才,具备很强的科研实力,这为陕西省发展机器人产业提供坚固的智力支撑。大量科技人才通过承担了众多科技领域的研发项目,积累了机器人关联产品研发经验,目前,陕西省已经集聚了一批具有机器人研发、生产和应用实力的机构和企业。”
2015年陕西省建立了由48家单位构成的“陕西省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这为机器人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资源共享和人才集聚平台。据了解,目前陕西已拥有72家机器人关联企业,整体来看,陕西机器人控制技术仅处于全国中等水平,仍然面临国际国内的激烈竞争。
陕西计划以《中国制造2025陕西实施意见》为指导,制定一份机器人发展计划,预计到2020年,建设2~3个各具特色的省级机器人产业基地,创建50~100家机器人企业,引导企业、项目、人才、资金向基地集聚,形成产业链完善、配套服务齐全、整体竞争力强,高端企业集聚的产业集群。
以西安高新区为主要载体,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用关键零部件和服务机器人产业,积极打造机器人产业发展集聚区。
以西安交通大学为依托,结合陕西省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各单位,建设5-10家具有特色的机器人众创空间,调动独特的优势科技资源,提高陕西机器人创新氛围。
同时,依托陕西省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拓展机器人技术转化的资本市场,引导资本市场向机器人技术和产业的投入;鼓励创新,支持企业整合,加强互联网企业与传统机器人企业的紧密结合,进一步拓宽机器人产业的应用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