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老人买叫花鸡敲开泥巴只有纸 商家称错把模型出售

2016-11-23 07:31  钱江晚报

本报讯 活到84岁,刘大伯什么没见过,但这一只鸡却彻底打破了他积累了80多年的生活判断——明明是一只熟了的鸡,只是跟着他从杭州乘火车到上海,“外包装”依然原封未动,但鸡,那只鸡却不见了……

11月13日上午,84岁的老杭州刘大伯从杭州城站火车站出发,前往上海参加老战友的聚会。路过火车站附近一个小店时,刘大伯发现有杭州特产“叫花鸡”在售卖,掏钱买了一只想带去上海给战友们尝尝鲜。

“到了上海,老战友们都围过来,我敲开外部包裹的泥巴……”他和战友越拆越失望,最后真的是惊呆了:那里面除了泥巴,就只有硬纸板和废报纸。

“你们说是不是很尴尬?30元买的叫花鸡结果我请战友们吃泥巴和纸板!”大伯回过头想,唯一的可能是商家动了手脚。

钱报记者决定以消费者的身份前去购买一只“叫花鸡”。这家店在公交车站背后,店铺特意打出了“杭州特产 叫花鸡”字样的招牌,摆在商品的最外面,路过就能一眼看见。“三十块钱,很便宜的!”看店的是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子,他向记者介绍摆放在店门口的“叫花鸡”。记者买了一只,之后将泥巴敲开,它的确是一只货真价实的鸡。

那么刘大伯的鸡又是怎么回事?11月22日上午,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小营监督所副所长胡振林派执法人员陪同大伯去了现场。

原以为商家会推脱一番,没想到店主很快就承认:前几天他们的确卖给刘大伯一只“纸板鸡”。店主说,因为天气逐渐转冷,烤好的叫花鸡很快就会冷掉,为了展示,他们就做了一个叫花鸡的模型(用纸板替代真鸡)摆在店门口,没想到当天人多事忙,错把样品、模型卖给了赶火车去上海的刘大伯……

在小营监管所的协调下,商家愿意以消法条款“退一赔十”,也就是说退还购鸡款30元,再给300元作为补偿。

刘大伯最后只要了30元。他说事情弄清楚了就好,只要这个店不是专门“生产”假的叫花鸡骗人就好。 本报记者 鲍亚飞

本报实习生 周易

全站热点
“绿地杯”陕西省大学生 第十三届实体空间搭建大赛落幕

2016-11-22 21:03阅读

朱雀大街南延伸工程今日起全面贯通

2016-11-22 19:16阅读

灞桥区强化重污染天气应急措施落实

2016-11-22 17:48阅读

区政府召开亲商助企活动领导小组(扩大)会议

2016-11-21 15:50阅读

彬县纳税人“足不出厅”即可办结全部涉税事项

2016-11-20 11:01阅读

吴堡警方捣毁一处非法储存、买卖烟花爆竹窝点

2016-11-18 22:00阅读

陕西省改变环境监测数据 环保部门自说自话模式

2016-11-18 11:2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