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煦暖冬阳下的柞水县域工业集中区显得格外美丽:清澈的小河蜿蜒流淌,远处红叶满山,宽阔平坦的水泥路、环保的太阳能路灯,顺河而建的标准化厂房生产车间里,一条条现代化的流水生产线正在紧张运作;药品包装车间里,几名工人在电脑程序化的机器带动下,井然有序地挑选、整理制药成品……
“我们集团的发展得益于柞水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以及一大批医药基地的建成。”最早入驻县域工业集中区的陕西盘龙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晓林说,1998年企业改制,是集药品生产、研发、销售和药材GAP种植为核心产业的现代高新技术企业,已形成年产值达10多亿元的生产经营规模。
柞水位于秦淮南北气候的分界线上,生态环境良好,植被覆盖率达88%,森林覆盖率达66%,是全省生态保护较为完好的县份之一。境内有中药材2000余种,自古就有采药、种药的历史,古有孙思邈,近有王家成。2003年,县委、县政府作出了大力发展中药产业的决定,拉开了柞水县人工种植中药材的帷幕。2014年,提出了围绕推动医药产业转型升级,以打造现代中药生产加工基地、建设国家现代医药名县为目标,启动实施建设名企、研制名药、打造名科、推崇名医的“四名”战略和医药文化建设。
截至2016年9月,全县累计完成中药材种植38.97万亩,建设中药材示范种植基地18个,种植药材21450亩;县域工业集中区累计引进企业29家、产业项目37个,总投资15亿元,年产能达到25亿元,盘龙、欧珂等医药企业发展壮大,产品涵盖片剂、酒剂、贴剂、喷剂、胶囊等10个剂型100个品种,其中8个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盘龙七系列、食道平散等产品全国知名,“盘龙牌”盘龙七片(酒)被评为陕西省名牌产品。培育南五味子、金银花、重楼、盘龙七等主导品种4个,筛选地道品种50个,保护红豆杉、银杏、林麝、铁棒锤等濒危品种8个,建成秦岭地道药材标本室1个,收纳地道药材标本200多种。建成红岩寺、凤凰、曹坪、柴庄、石镇、乾佑等药材交易市场6个,发展中药材种植购销专业合作社28个、购销大户48户,年中药材吞吐量达2000吨,实现销售收入3000万元。盘龙、欧珂公司等制药企业都成立了专业销售公司,营销网点遍布全国各大中城市,销售从业人员达1000余人,药材、药品流通体系得到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