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56岁护鸟员保护候鸟30年 1周湿地里走20多公里

2016-11-19 12:16  南昌晚报

每年进入10月份,南矶山湿地保护区总是候鸟聚集,甚为壮观。候鸟自由自在地在浅滩休憩、飞舞,离不开默默守护它们的护鸟员。护鸟员队伍中,年纪最大的柏宗文今年56岁,从事候鸟保护工作近30个年头。为了阻止村民安装天网伤鸟,柏宗文平均一个星期要走半个马拉松,30年来,他的足迹遍布南矶乡的每一处湖面。

从事候鸟保护工作30年

14日,记者来到南矶乡林业站,站长柏宗文正和护鸟员商量第二天的巡逻事宜。

“天气变好了,气温上升,很适合外出巡逻护鸟。”柏宗文19岁开始担任南矶乡林业站站长,“以前,不少村民缺乏候鸟保护意识,到处扑杀候鸟,上世纪80年代末,候鸟保护工作才正式展开”。

保护候鸟首先要了解候鸟,柏宗文大量收集了关于鸟类的书籍,认真记录各种鸟类的习性特征。

平均一星期走半个马拉松

为了更好地做好候鸟保护工作,南矶乡组织三个村的村干部、南矶乡林业站和南矶乡派出所成立护鸟队,共8名成员。

“进入10月份,候鸟来了,不法分子开始活跃起来。”柏宗文介绍,南矶乡境内有战备湖、常湖、南深湖等八个湖,湖面面积4万多亩,“乡政府与湖泊承包人签署了责任状,但是我们每周还是至少要巡查两次湖面”。

泥湖是南矶乡最偏远的湖,同时由于与九江都昌县交界,湖面没有承包出去,也是天网最多的区域。

“坐船1个半小时,湿地里走2个小时才能到。”如果要外出巡湖,护鸟员早上6时出发,经常一待就是六七个小时,随身携带中午食用的矿泉水和饼干等,“一个星期至少需要在湿地里走20多公里”。

退休后继续保护候鸟

护鸟员向阳村副书记万绍旗告诉记者,外出巡湖最怕的是天黑看不清河道,“去年的一天外出巡湖,返程时下雪了,看不清河道,幸运的是,我们凭经验回到了家”。

护鸟员多年的工作,让多数村民转变了观念,意识到湖里的候鸟多了,游玩的客人也多了起来,“有了人气,即便是开个小店也能赚钱”。

“候鸟是我的朋友,还有四年就要退休了,但我会站好最后一班岗。”柏宗文说,退休后,只要身体允许,他还会继续参加护鸟行动。

记者 邹鹏飞

全站热点
长安区警方破获一起涉毒案件 男子体内藏毒从缅甸运到西安

2016-11-19 12:09阅读

阎良区农林局同舟共济扬帆起 合作共赢谱新篇

2016-11-18 17:26阅读

阎良区国税局党组对中层领导干部开展集体约谈

2016-11-18 11:31阅读

户县物价局三项措施落实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

2016-11-17 18:16阅读

泾渭街道开展消防安全应急演练

2016-11-17 10:21阅读

西咸爱心组织联手温暖乡村留守儿童

2016-11-16 16:07阅读

深度融合助力陕西产业转型升级 体育+旅游开创全民健身新时代

2016-11-16 09:4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