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县着力构建“123456”基层党建模式,不断用制度机制巩固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把“四讲四有”党员标准落地落实、好操作易实施,引导党员牢记使命担当,立足岗位多奉献做表率。
“1”指“一示范”,即党员示范户、先锋岗。采取“党员自评、群众参评、支部推荐、上级考评、公示挂牌”方式,在农村开展党员示范户评选活动,在机关、企业单位开展党员先锋岗评选活动,每年“七·一”前,县委命名表彰一批,让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党员学有标杆、行有示范。今年“七·一”前,县委表彰40名党员示范户、先锋岗,编印《闪光的党徽——彬县党员示范户先锋岗风采录》,引导党员见贤思齐、对标赶超。
“2”指“两制度”,即党员活动日制度和党员积分管理制度。每月15日左右,以支部为单位,按“5+X”模式开展“党员活动日”活动。“5”即学习教育日、说事议事日、服务奉献日、文体娱乐日和党内评议日5个指导性主题,“X”即党支部根据实际情况自主确定具体内容和活动方式。出台《彬县党员积分管理办法》,在全县党员中推行积分制管理。党员积分按年度100分计算,分基础分30分、任务分60分、奖励分5分和评议分5分,各支部确定专人登记,一周一小结、一月一公示,年终依据积分对党员定级,探索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
“3”指“三举措”,即挂牌上岗、去向公示和精准扶贫承诺。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以及村组党员干部工作期间,都佩戴注明姓名、职务和联系电话的工作牌,亮明身份、接受监督。工作日期间,全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全体干部以及企业中层以上干部和村组干部去向在室外醒目处公示,公示牌注明干部姓名、职务和承担的主要业务、去向及联系电话。有精准扶贫包抓联系任务的8736名干部职工,做出精准扶贫承诺,明确脱贫时间,所在单位在室外集中公示,引导党员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彰显本色、建功立业。
“4”指“四个有”,即农村、社区党员要有爱党护党自觉、有带头示范作用、有服务群众情怀、有遵规守纪意识;“5”指“五带头”,即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要带头坚定信念、带头担当作为、带头争当先锋、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规守纪。全县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335个,统一配发队旗和袖章,划分片区开展服务。推行“圆桌夜话”“庭院谈心”,把生活困难户和上访户作为重点对象,组织党员入户与群众促膝交谈,帮助解决生产生活问题,协调解决合理合法诉求。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设立党员示范窗口;学校、医院开展课题攻关党员先锋团队、争当“优秀共产党员·人民满意的白衣天使”、“优秀共产党员·人民满意的教师”等活动;“两新”组织、国有企业通过创建“青年文明号”、划分党员责任区等措施,引导党员勇挑重担、争当先锋。
“6”指“六进阵地”,即采取“项目进驻+巡回服务”方式,推动服务大厅、科技培训、文体娱乐、农家书屋、医疗卫生、便民超市进村级阵地,让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成为最聚人心的地方。全县75%以上村建立标准化部室,惠农补贴申报领取、水电缴费、银行贷款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事务都集中在服务大厅,合疗报销权下放村卫生室,实现群众办事不出村。针对群众服务需求,相关部门组织业务骨干每季度联合进村开展一次巡回服务,解民忧帮民困,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家门口。(通讯员 徐春荣 记者 蒋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