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通讯:在中国学习汉语的尼泊尔“孩子们”

2016-11-17 17:17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二连浩特11月17日电 题:在中国学习汉语的尼泊尔“孩子们”

中新网记者 李爱平

穿过一条长长的走廊、推门而进,6个尼泊尔孩子端坐在课桌前。他们文质彬彬、衣着朴素,但学习刻苦、勤奋。

“我这里一切很好,别为我担心”、“我很希望找到一个漂亮的姑娘”、“我在说汉语时和很多人发生过误会……”

19岁的沙宾曼是这个班里汉语听说读写最好的学生,在他的综合作业上“写给妹妹的信”、“情人节感想”、“我的汉语”等小文,得到了授课老师冯晓燕的首肯。

冯晓燕说,来内蒙古师范大学二连浩特国际学院就读商务汉语的这6名尼泊尔学子,非常刻苦,现在的汉语水平超出了预期。

回忆起一年前来这里就读的情景,这些学子们连自己都表示惊诧。

“只会说英语,一句汉语都不会。”21岁的帕日西斯说,刚来中国不会说汉语,确实很紧张。

最早给他们代课的陶德老师说,这些学子是应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邀请,来此就读一年,随后在明年3月份到中国其它大学深造工程专业。

“这些尼泊尔学子一开始和我只能用英语交流,但现在他们已能较为顺畅的用汉语交流。”陶德对此亦表示惊叹。

“背后确实下了不少功夫”,21岁的娜毕娜透露,除了完成老师教的课以外,回到宿舍就看中国的影视剧。“每天6点就起床学习,并利用一切场合说汉语锻炼自我。”

喜欢音乐的沙宾曼则透露他学汉语的秘诀:“一有时间就听中国歌曲。”为了验证自己的汉语水平,他还现场演唱了一首光良的《童话》,字正腔圆、音色优美,让他的同学和老师,不由击节赞叹。

这些学子们在中国学习汉语的收获并不止于此。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看上去腼腆的阿恩克提还在班内表演了绕口令,并说自己学会写毛笔字,知道中国的春节、清明、中秋等节日。

“这是提前适应中国语言的过程,为日后的专业课打基础。”沙宾曼说,6名同班同学的梦想是,在中国学习工程专业,当一名工程师,建设祖国。

这些学子也为未来找寻着其它出路。21岁的克里斯娜说,中国目前赴尼泊尔旅游的人很多,将来还可以做导游或翻译。

志存高远的这些尼泊尔学子,亦很关心当下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沙宾曼说,早前他还随父亲在成都参加了一次这方面的论坛,收获很大。

6名尼泊尔学子在中国学习汉语的经历,也是中尼两国友好交流的见证者。

中新网记者梳理发现,尼泊尔作为中国的友好邻邦,中尼双方在教育等方面均有交流,平均每年有15项之多。中方每年向尼提供一定数量的奖学金,沙宾曼等6名来此学习汉语的“孩子们”也开了内蒙古高校与尼泊尔在教育方面的合作先河。

内蒙古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盖志毅认为,这些来中国内蒙古学习汉语的“孩子们”,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中尼双方在文化上的交流,对于认识一个真正的中国,尤其是中国当下进行的“一带一路”建设有着特别的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份尼泊尔前总理卡纳尔被内蒙古师范大学二连浩特国际学院聘为客座教授。在聘任仪式上卡纳尔说,中尼在体育、艺术、教育等九方面均有交流,尼泊尔的学生在中国学习,更是加深双方在文化上的交流。(完)

全站热点
新城区科技局开展专利执法活动

2016-11-17 16:04阅读

娄勤俭在汉中市调研时强调:加速追赶超越 决胜全面小康

2016-11-17 11:35阅读

宣传“两率一度” 创建平安韦曲

2016-11-16 18:30阅读

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辉到辋川宣讲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

2016-11-16 12:15阅读

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耀到文艺路街道督导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工作

2016-11-15 18:51阅读

铜川市大气污染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冬防期间治污降霾工作的通知

2016-11-15 10:58阅读

秦渡镇启动奖惩机制进一步加强信息报送工作

2016-11-14 17:1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