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上午,洋县法院召开2016年执行工作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主要介绍了该院今年执行工作概况和“用两到三年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进展情况;公布了第四期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同时,对第三季度案件执行款进行了现场集中兑现。
限“自由”失信老赖处处受阻
诚信是生活的通信证,法制是社会的安全网。从去年10月开始,洋县法院陆续通过报纸、电视、网站等形式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11月11日,发布的失信被执行人公告(第四期)对黄林庆、张文文等24名失信人员进行了公告。此次集中公告的24人均为拒不履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文书的失信被执行人,公告名单中不仅包括被执行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住址,还包括失信情形和照片等信息。
记者了解到,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名单在纳入最高法院“黑名单库”的同时,洋县法院还将把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向政府相关部门、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机构、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以及行业协会、征信机构等通报,同时将印制失信被执行人的大头贴在电视台、县城各广场大屏幕公开曝光。凡是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的被执行人都将受到信用惩戒和消费限制,被公告人员在案件执结前,不得乘坐飞机、高铁、不得入住高档宾馆和参与高消费活动,在参与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信贷融资、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都将受到信用惩戒或行业准入,失信被执行人的社会生存自由空间将被大幅缩小。
发布会当日还对两名拒不履行人民法院生效判决人员给予了拘留15日的处罚。现场还集中兑付了执行款现金,金额共计1234.48万元,涉案54起。
出重拳全力破解“执行难”
今年来,全力破解“执行难”是该院工作的重点。该院副院长尚永东向记者介绍了“执行难”工作的成因:一是部分案件的受害人非残即伤,而被执行人生活确实困难,无执行能力,而执行救助基金有限;二是高息借贷现象突出,部分债权人只贪图高利回报,出借时没考虑对方还款能力,当发现借款人下落不明又无财产时,将风险责任全部推向了法院;三是部分被执行人法制、诚信意识淡薄,故意采取拖、赖、逃、躲及隐匿财产等方式恶意逃债;四是部分协助单位及工作人员只考虑自身利益,置法律予不顾,不积极协助法院执行,甚至人为设置障碍;五是执行信息化和执行联动功能未能完全发挥,执行力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是该院破解“执行难”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今年该院已连续三次通过各类媒体公开曝光72名失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人员不畏酷暑严寒全天候蹲点守候、“零点突击”,重拳出击,对76名拒不执行生效法律文书的“老赖”依法拘留、罚款;对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的9案10名被执行人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移送公安机关,现已对2案3人进行判处。本报记者 李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