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通讯:寄望在中国扎根的蒙古国“外教”

2016-11-16 21:03  中国新闻网

通讯:寄望在中国扎根的蒙古国“外教”

图为外教乌云格日勒。 李爱平 摄

中新网二连浩特11月16日电 题:寄望在中国扎根的蒙古国“外教”

中新网记者 李爱平

42岁的乌云格日勒满脸堆笑地说,虽然在中国作外教只有2年,但已做好长期在这里工作和生活的准备。

乌云格日勒的工作单位是内蒙古师范大学二连浩特国际学院。在该学院,她教授两门课程,分别为《管理学》和《学前教育》。

让她倍感幸福的是,在所教的100多名学生中,都是内蒙古学生,都会说蒙语,不用专门学习语言,就能直接学习专业课。

这位毕业于蒙古国立大学并取得教育学博士的“外教”,谈起两年前来到中国时的“印记”说,这里会说蒙语的人比比皆是,这也是她愿意扎根中国的理由之一。

不过让她略显遗憾的是,由于工作繁忙,业余时间还要写书,因此学习汉语的重任只好由自己的两个女儿来承担。

乌云格日勒透露,现在这两个女儿都在中国读书,汉语在听写方面已有较高水平,闲暇时孩子们会教他简单的日常用语。

“你好”、“谢谢”、“再见”……交谈中,乌云格日勒用较为僵直的语调,为记者示范。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的两年中,她渐渐喜欢上了中国的文化。她说,中国的剪纸、水墨画别有风采,其它的文化正在慢慢了解。

乌云格日勒扎根中国的这一“愿望”,亦是在这里授课的达希其日玛的“心声”。

今年已经57岁的达希其日玛,从小在蒙古国草原长大,天生一副好嗓子的她,在这里专门教授蒙古族长调。

在与记者的交谈中,她随口就能说出很多中国的音乐人,比如长调大王哈扎布,马头琴大师齐·宝力高及知名摇滚乐队杭盖乐队等。

这位励志在音乐上有所建树的蒙古国外教说,6年前当她和丈夫来到中国内蒙古一家孤儿院举办活动时,就想到做一名“中蒙艺术的友好使者”。“没想到这一天真的来临了。”她激动地表示,爽朗大笑。

“目前和中蒙两国的长调协会都有沟通。”达希其日玛透露,自己希望能在中国呆下来,一方面教书,一方面继续研究长调,为中蒙两国在艺术上作桥梁,这是最幸福的事。(完)

全站热点
蓝田县审计局召开“强化纪律观念,改进工作作风”组织生活会

2016-11-16 18:15阅读

陕西将新建城际铁路西安至法门寺机场线路

2016-11-16 15:16阅读

临潼区北田街办扎实开展老龄补贴发放工作

2016-11-16 10:46阅读

联合国糖尿病日:咸阳市疾控中心糖尿病防治健康宣传进社区

2016-11-15 16:10阅读

今明两天关中有中到重度霾 老人儿童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2016-11-15 09:06阅读

步长制药将上市 赵步长家族以500亿稳坐陕西首富

2016-11-14 12:00阅读

关于发布阎良区空气重污染Ⅲ级(黄色)预警的通知

2016-11-13 14:2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