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渭城区积极探索流动人口管理新机制,以点带面,树立典型,以人为本,服务群众,不断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计生工作“服务型”管理模式, 进一步开创人口计生工作新局面。
拓宽宣传领域,做好政策倡导。该区以推进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工作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利用 “新媒体” 网络,建立“渭城区流动人口”公众号,设置百姓健康、卫生医疗、政策法规、便民服务、工作动态等六个栏目,让流动人口关心的各类常见病预防知识,只需搜一搜,便可全知晓,全方位展示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工作;建立了“流动人口健康指导志愿者”微信群,聘请了11名善于沟通、热心公益的流动人口担任健康指导志愿者,在群内定期培训交流,让流动人口面对面传播健康知识,彻底改变了以往涂写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枯燥无味、群众不乐意接受的宣传方式。 截止目前,流动人口公众号关注人数已达到2200余人次。
精准培养试点,抓好健康教育。在国家《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和促进行动计划(2016-2020年)》启动后,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按照抓少抓精、以点带面、全面推广的工作思路,重点选定了衡源家居有限公司、塔尔坡小学、双泉小学及10户流动人口家庭,开展健康教育示范创建活动。在流动人口子女较多的塔尔坡学校、双泉学校开展了“人口流动、健康同行”进校园健康知识大讲堂活动,为760名学生发放了印有健康常识内容的文具盒;投资3万元在底张办衡源家居用品公司建立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公室、医务室,方面了流动人口管理和健康诊疗服务的需求;在城乡结合部4所学校开展了流动人口留守儿童关爱活动,为24名流动人口留守儿童送去了书包、保温杯、字典、跳绳、象棋等文体用品,让留守儿童温暖不孤单。
加大经费投入,推进网格化管理。为了促进流动人口精细化管理,探索新常态下社区计生服务管理新模式。该区加大了网格化管理社区试点工作力度,今年,为新创建的中山办西宁街社区、文汇办联盟二路社区投资36万元,研发了流动人口网格化管理系统。目前,该社区已逐家逐户完成了人口信息采集工作,并依据各自实际分别按照“街巷型”、“楼院型”网格板块录入数据,建立完善了各项制度职责,网格管理员以每栋房屋为基本单位建立计生信息档案,做到社区不漏格、格不漏栋、栋不漏层、层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有力的提升了社区计生服务管理水平。
加强内部协调,落实均等化服务。卫计合并为人口计生工作增添了活力,提供了更加广泛的服务空间和活动领域。今年,该区成立了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工作协调小组,将11个科室科长、5个二级单位负责人纳入成员,对各科室、二级单位的工作职责进行了详细分解,使卫生科室、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树立了流动人口概念,确保了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各司其职、责任到人,健康服务率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