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1月13日19时02分(当地时间14日0时02分)在新西兰南岛(南纬42.53度,东经173.05度)发生8.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由于各新闻媒体在报道有关地震消息时,援引不同地震机构所测定的地震参数,造成一定的困惑。就此,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做出如下说明。
1、为什么不同机构给出的震级有差异?
答:大地震发生后,全球各主要地震机构都会快速测定地震参数并向社会发布地震信息。目前,各地震机构一般都采用了第一时间快速发布震级等地震参数,其后随着时间推移资料不断丰富,再不断更新地震震级的做法。例如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对此次地震初次发布震级为7.4级,目前修定为7.8级;新西兰地震机构初次发布震级为6.6级,目前修定为7.5级,等等。
我国地震台网测定的震级为8.0级,发布地震参数后未做更正。这一结果和之后国际同行所给出的最新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我国台网测定的结果是可靠的。
另外,各国地震机构测定地震所选用的地震台站资料不同,测量的方法也不同,形象地说就是“用的尺子不同”,我国台网采用面波震级,美国地质调查局多采用矩震级,震级之间有一定差异是正常的。
2、高震级、浅震源地震为什么伤亡小?
答:最主要的原因是该次地震的破裂区远离人口稠密的城市。
此次地震的震中位置在克赖斯特彻奇北偏东,地表破裂自南西向北东方向扩展。据地震破裂过程分析,最大破裂位于凯库拉以西的山区,所幸的是,破裂所经过区域人口稀少,人口集中的城镇离破裂带较远。
另外,根据新西兰地震部门报告,此次地震长周期成分不是很大,而地震能量大多携带于长周期地震波上。地震发生太平洋板块与澳大利亚板块的汇聚边界,太平洋板块俯冲下插至澳大利亚板块之下。新西兰陆地位于边界的被动盘,地震破裂过程中震动相对于主动盘要弱。这也是此次地震破坏较轻的原因。
3、震中位置为什么有偏差?有媒体报道地震的范围杂乱,有记者报道北岛奥克兰的情况。
答:从国际各大地震机构所测定的位置看,和我国地震台网测定的位置一致,并没有大的偏差,震中位于克赖斯特彻奇北偏东。由于地震震级很大,地震的破裂区长,余震的分布范围也很广,从南岛克赖斯特彻奇到北岛南端的新西兰首都惠灵顿都受到很大影响。由于震级很大,位于北岛的奥克兰震感强烈,但因为离开震中较远,应该未受到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