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都十分关心贫困群众,从政策、资金等诸多方面给予帮扶。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目的就是要让贫困群众尽快摆脱困境,走向美好生活。为了培养贫困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提高贫困人群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自身造血能力,印台区通过加强调研分析、技术培训、产业培育等多种方式精准扶贫,让贫困群众走上“我参与、我富裕”的“自主脱贫路”。
近日,记者走进家住印台区陈炉镇立地坡村的贫困户贺亚婷家中,一进院子,便听见隆隆的机器声,贺亚婷和她的儿子正在机房里忙活着压饸饹。大门外来了一辆农用三轮车,下来的是上店村的陈淑娥。原来,陈淑娥的儿子马上要结婚了,陈炉人结婚都要吃饸饹。陈淑娥说:“她家的饸饹压的好,吃着香。这次,我拉来自己家270斤麦面,准备全压成饸饹。总要给亲戚朋友吃最好的嘛。”同样来压饸饹的育寨村村民温存田也说:“我们平时吃的饸饹都是跑10多里路来她家压,结婚吃的就更要到她家来压了。”这次,他有80来斤的面粉要压。
贺亚婷说:“多亏自己有压饸饹这个手艺,再有个好压饸饹机,要不然日子可真的艰难。”
贺亚婷一家6口人,20多年前,丈夫发生意外,导致双目失明,右手残疾。面对两个年幼的孩子和丧失劳动能力的丈夫,家庭重任一下落在她一个人身上,贺亚婷欲哭无泪,全家所有的生活来源仅靠家里的几亩薄田和平时赶集卖菜所得。她说:“那几年出门,见了人头都抬不起来。”好不容易熬到2015年,儿子结婚了,好多亲朋好友都说她终于熬出头了。为了给儿子盖间新房,她咬紧牙关,扩建了家里的房子,一院崭新的房子盖起了,却也欠了不少钱。
然而,她没有自暴自弃,依然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利用自己会压饸饹这门手艺,搞起了饸饹加工生意。她说:“我15岁开始压饸饹,已经压了30年的饸饹,以前是个小作坊,连家都顾不住,现在政策好了,包村干部也给我出点子,让我把这个生意做大,也找到了致富的门路,我对以后的日子也有了盼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