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生态补偿添红利。始终把生态补偿作为长效之策,在生存条件差、生态系统重要、需要保护修复的贫困山区,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子。通过利用生态保护工程资金将部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转为护林员、发放生态保护补偿资金、加大新一轮退耕还林力度等举措,让贫困人口分享到改革的红利。全县共聘用护林员400人,发放生态保护补偿资金1139.73万元,发放退耕还林资金1459.1775万元。
医疗救助解民忧。始终把医疗救助作为重要环节,通过新合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四个渠道,基本实现了贫困人口免费医疗。全县农村合疗报销2814.6万元,发放医保资金184万元,医疗救助资金600.26万元,临时救助资金131.36万元。
政策兜底惠民生。始终把社会保障作为兜底举措,按照最低生活保障“动态管理、应保尽保”政策要求,共核定农村低保对象5739户15338人,发放低保资金共计1654.37万元;共核定农村五保对象1900人,其中:集中供养878人、分散供养1022人,共计发放五保户生活费520万元。
项目建设促发展。2015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小型公益设施建设项目,修建桥梁18座,硬化通组路、入户路12条8.6公里,修复水毁河堤18处2700米,修建拦沙坝8处63米,建蓄水池4座36立方米,拓宽道路1条1.4公里。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完成了竹林关打柴沟14户478米入户路硬化,7户458平方米院落硬化,13户420米住户院落围墙修复,环山路新修城墙垛50米。建设精准脱贫示范村30个,至目前已投入项目资金4300万元。本报讯(李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