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咸阳城区的一根立杆被车撞断,从根部断裂,电缆悬挂着,不仅造成过往车辆的拥堵,还有漏电的危险,面对突如其来的险情,在此巡查的数字城管信息采集员吕郭园 立即用“城管通”将案件采集上报指挥中心,随即有关部门前来处理,前后用时不到1小时,如此高效的处置都归功于咸阳数字化城管系统。
据了解,咸阳数字化城管系统除了具有建设部行业标准规定之外,还结合咸阳的实际情况,拓展了噪音智能监控系统、太阳能无线视频传输、移动视频传输、地图数据综合应用、地下管网信息系统、“全民城管”系统、智能监控系统、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等九大应用功能。
每天早上,管理息采集员吕郭园就会拿上自己的“城管通”手机在网格内巡查,哪里路面出现破损,哪里的井盖出现移位……发现这些问题后,她都会通过手机将照片发到数字城管指挥中心。咸阳智慧城市数字城管指挥中心对信息采集员实行网格化监控,通过精确定位对主城区实行精细化管理,共划分了31个责任网格,每个责任网格约1.5平方公里,配备1—2名采集员进行巡查。除了依靠信息采集员及时发现和上报问题,市城管执法局搭载有车载系统的巡视车也会每天对事件易发路段进行巡视。
“如果说信息采集员及执行路面巡查的车载和单兵系统是城市管理的‘眼睛’,那么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则是整套系统的中枢,担当着‘大脑’的关键职能。”咸阳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咸阳市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负责人王普宪介绍说。
在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内,墙壁上硕大的监控屏幕实时显示着遍布于市区内100个摄像头拍摄的监控图像,各问题易发路段的监控图像可以实时看到。负责信息采集的巡视员一经发现问题,将事发路段的照片、位置、种类等信息传递到城管指挥中心后,工作人员将对信息进行分类处理后及时“派单”到所涉及到的单位或部门,再由这些部门落实到具体负责人。“为了提高处理效率,指挥中心负责将年案件办结情况纳入各单位全市城市容貌提升工作考核中,在全市目标责任考核中占一定分值。”咸阳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屈亚庆说。
有了数字化城管系统,咸阳城市管理问题发现率提升到了95%,结案率提升到了90%,城市部件损坏现象大幅减少,基础设施维护成本大幅降低,城市管理总成本大幅下降。(记者 张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