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成都11月8日电 (记者 安源)8日,为期4天的“中国大熊猫繁育技术委员会2016年国际学术年会”在成都召开。来自15个国家的29个单位的52名国际大熊猫繁育技术研究人员,115余名国内专家和保护区参会,以及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领导、北京和平世界书画院加拿大老照片项目组代表、百年前就读四川华西坝加拿大学校的17名大熊猫老粉丝等出席了开幕仪式、会议。
据了解,此次会议的举行是为进一步加强合作和交流,进而推动我国大熊猫等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做好其种群的健康发展、疫病防控、遗传多样性保护,以及强化圈养大熊猫的野外放归和公众科普教育等诸多工作协调发展,各位代表通过报告、墙报展示等多种形式进行了交流和合作,针对就大熊猫保护现状与任务、圈养大熊猫繁育与野化放归等方面,探讨了大熊猫繁殖技术委员会2016年工作总结和展望、野生大熊猫种群生存力分析与小种群保护、野生动物保护宏基因组学研究进展与展望,大熊猫重要疫病及其防控、大熊猫野化培训与放归、小熊猫全球物种管理计划等问题进行学术探究等。
由中国动物园协会牵头还开展大熊猫种群管理专题会议,确定圈养大熊猫种群管理策略、制定繁育计划等。此外,还就大熊猫伴生动物林麝和金丝猴进行了大会交流。会议期间,还组织与会代表参观了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通过国内外各单位的共同努力和大熊猫繁育技术委员会的组织、协调,全球圈养大熊猫的繁育、科研、国际合作、保护教育和野外放归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成绩。
据悉,截至2016年11月1日,各机构共繁育大熊猫40胎,65仔,成活55仔,种群规模达到471只,其中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繁育16胎25仔,成活23仔;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繁育18胎26仔,成活22仔;重庆动物园繁育1胎1仔,成活1仔;旅居美国、日本、西班牙、比利时及维也纳的大熊猫均成功繁育后代。2016年大熊猫幼仔成活率为86%,较2015年的93.02%有所提高。全球大熊猫圈养种群迅速增长,其圈养种群即将实现500只的种群目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