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一“网”打尽卫生“死角”

2016-11-04 13:01  咸阳日报

细分管理、定时清扫,农村网格中的环保服务人员为整治农村环境的后续工作提供保障,有效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图为干净整洁的兴平市汤坊镇梁家村街道。 记者 王晓田 摄

门前杂物堆成堆,污水横流下不去脚,旱厕成排异味扑鼻,街道上满是塑料袋、纸屑和农作物秸秆……说起农村,人们总会与脏乱差联系在一起。

现在,走进兴平市任何一个镇办的村落,各家各户门前卫生干净整洁,花坛里花草繁茂,行走在干净的乡间街道,心情愉悦。

家园变美得益于一张“网”。从3月起,兴平市掀起一场史无前例的环境卫生整治“战役”,剑指农村地区卫生顽疾。最大“杀手锏”使出:环境卫生网格化管理机制。

即使村里最小的街道都有“黄马甲”身影

在阜寨镇南佐村,街道上不时有“黄马甲”身影闪过。他们手拿扫帚,走到街上看到纸屑、落叶就上去打扫、清理。

南佐村党支部书记裴小静说,在他们村,保洁员是一份“公益性岗位”,全村10名保洁员都是“低保户”,让他们通过力所能及的工作实现增收。

“一天两扫,全天保洁。”阜寨镇镇长车保雷讲,阜寨是全兴平第一家有“黄马甲”的镇,按照网格化管理要求,保洁员分包到路,各村不论街道大小,都有专人负责卫生。

“我在村里生活了半辈子,这一年变化最大!”说起阜寨镇环境卫生整治,南佐村村民张宝世一脸的高兴,他说,过去,家家户户门前堆得乱七八糟,车子一过就扬起尘土。“现在不一样了,各家门前干净,街道一尘不染,路灯也装上了。”

5个“不放过”叫村干部“放不下”环卫任务

“门前三堆不清理不放过;保洁员不固定不放过;垃圾清运不实行镇统管不放过;‘三册’资金账户不建立不放过;街区村干部包抓责任不落实不放过……”按兴平市委城乡一体办主任赵剑卿走村抽查的要求,汤坊镇梁家村党支部书记梁成武流利地背诵着5个“不放过”内容。

梁成武说,他干了几十年村支书,今年村容村貌变化最大,“农村人不爱干净的坏习惯改掉了”,“网格化管理机制实行半年多以来,全村先后清理出‘僵尸垃圾’上千方”。

据兴平市委城乡一体办主任赵剑卿讲,全市223个村配置870名清扫保洁员、250名垃圾清运员,各村不漏一街、一路划分保洁员责任区段,实行编号管理,每路段明确落实清扫人员,每村每街落实村级监管干部。“村干部是‘网格化’第一‘格长’,卫生不好,首先问责。”

全站热点
蓝田气象局: 11月短期气候预测

2016-11-04 11:15阅读

旬邑举行“百家药企走进旬邑”专题推介会

2016-11-03 20:00阅读

未央区召开全区投资环境整治工作会议

2016-11-03 12:41阅读

雁塔区召开电子商务专题培训会

2016-11-02 16:57阅读

碑林区档案馆2016年10月档案利用实例选编

2016-11-01 11:52阅读

宁夏回族自治区气象局来高陵局调研气象现代化工作

2016-10-31 10:36阅读

区委常委、副区长杨兵带队到新区检查重点项目进展情况

2016-10-28 14:2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