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下午,中石化绿源地热能开发有限公司在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换热站开栓放水,启动地热供暖,开始为该校近20万平方米的校舍供暖,确保近2万名师生在温暖的环境中学习生活。这也标志着2016年采暖季城区地热供暖全面拉开序幕。
近日,气温骤降,群众最关心的大事就是供暖问题。为保证市民用热需求,作为我市最主要的地热供暖企业,中石化绿源地热能开发有限公司在10月底已完成对全市地热井、供暖设施的集中摸排检查。按照供热工作计划,自11月1日起,将对我市试水、试压后的无故障小区,据用户需求实行弹性供热。
鉴于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用热面积大,师生多,绿源地热决定提前启动该校供暖工作。据统计,像咸阳职业技术学院这样的地热供暖用户,在我市有数十个,市区共有近30万人享受地热,地热供暖面积占城区集中供暖面积的30%。另外,不只在市区,西咸新区、兴平、武功等地居民也已享受到地热供暖,武功县也实现了全县城区地热供暖的全覆盖。
“近年来,随着国家治理环境、防污治霾工作的不断推进,地热供暖因其在节能环保、治污减霾的突出作用,受到越来越高的关注度。”据市地热办工作人员介绍,地热资源是我市优势资源,地热供暖是“防污治霾、保卫蓝天碧水”的主要途径之一,可节约燃煤,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的排放,具有清洁、环保、就地取用等优势。
中石化绿源公司工作人员称,按目前我市地热供暖面积测算,今冬一个采暖季可节约燃煤2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9万吨,二氧化硫9000多吨,在防污治霾、改善人居环境等方面作用积极。(记者 吕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