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90后成为离婚高危人群,女方主动提出离婚的比重在增加,高收入群体比低收入群体离婚的人多。相较过去,因家暴、婚外情等导致婚姻破裂的少了。
话说“家和万事兴”,妥善处理婚姻家庭纠纷,依法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合法权益,对实现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意义重大。2015年11月,咸阳市妇联联合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司法局、市关工委,在秦都区人民法院陈杨寨法庭、渭城区人民法院试点设立“家事纠纷合议庭”。至今,家事合议庭成立满一周年。
日前,记者走访了家事合议庭。家庭案件中“离婚纠纷”比重最大,且离婚群体呈低龄化趋势,性格不合、责任感缺失是主因。而所有家庭案件中,家暴、婚外情等导致离婚所占比例反而不到10%。
家事合议庭受理离婚案最多 离婚率正逐年增加
秦都区的家事合议庭设在秦都区人民法院陈杨寨法庭。截至目前,该庭受理家庭案件276件,已审结227件,其中,调(解)撤(销)186件。所有案件中,离婚案占92%,近八成通过调解解决,有5%的夫妻在调解后和好,剩余75%调解无效离婚。除离婚案件以外,该庭还受理了婆媳关系不和、赡养老人等纠纷案件,但比例相对较低。
渭城区的家事合议庭设在渭城区人民法院,为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的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试点单位。一年来,受理案件652件,其中,离婚案件568件,占家庭案件的87.12%。离婚案件中已结案467件,其中判决164件、调解282件、其它方式结案21件。其余家庭案件有解除同居关系、婚约财产、抚养、遗嘱继承等纠纷。
总体来看,家事合议庭受理离婚纠纷、案件最多,反映出我市城区离婚率仍在逐年增加。
离婚人群趋向低龄化 80后90后家庭责任感相对缺失
“甚至为谁洗碗、谁做家务,吵得不可开胶,要离婚。”陈杨寨法庭家事合议庭审判长余卓君说,眼下,离婚人群趋向低龄化,主要集中在80后、90后。另外,离婚的还有少数60后,而人到中年的70后很少离婚。
余卓君称,80后、90后离婚原因五花八门,“家务低能”成了这个群体婚姻生活中的“软肋”,加之缺乏宽容、理解,往往容易成为轻言离婚的导火索。“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性格张扬,几句话说不合适就离婚,暴露出这个群体家庭责任感的缺失”。
渭城区人民法院政治处主任韩丽坤说,80、90后一代陆续进入婚姻,特有现象是“闪婚”、“闪离”。她认为,这些年轻人多以自我为中心,双方常为生活里的琐事而争吵,“只要自己在这段婚姻关系中感觉不舒服了,就要离婚。不像过去的人们,即便彼此感觉不合适,但为了家庭、孩子,还能‘凑合’,而80后、90后则不愿‘将就’。”
“拆迁式离婚”渐凸显 影视剧对传统婚姻观冲击明显
“女方主动提出离婚的多了。”韩丽坤说,经统计,一年间,到渭城区家事合议庭提出离婚诉讼的女性占离婚案的71%。这是离婚案表现的一个新趋势。分析原因,主要是因现代女性较过去能够做到经济独立,社会地位明显提高,不再只靠男人赚钱养家,如果婚姻出现问题,在离婚问题上表现更坚决。“当然,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因家暴、婚外情等导致离婚的案件越来越少的原因。”
“‘拆迁式离婚’现象出现”,余卓君称,近两年,一部分离婚的人是拆迁户,“有的征地拆迁是按各户人头赔偿,致使离婚前单身的纷纷结婚,婚后双方又发现性格不合,又提出离婚。”另外,从离婚群体的经济状况来看,收入高的人离婚率相对较高,收入低的家庭婚姻反而稳固。
余卓君指出,一些影视剧作品也对传统婚姻观、爱情观形成冲击和负面效应。“有的影视剧作品演绎了第三者角色,虽然剧情结果不好,但对违背社会道德、第三者插足的非正常感情渐进过程描写过于美好,给观众势必带来了错误引导。”
市中级人民法院宣教处处长李春丽表示,在陈杨寨法庭和渭城区人民法院的家事合议庭,法官以“家人”身份与矛盾双方话家常、说里短,利于了当事人矛盾纠纷的化解。日后,家事合议庭还将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不断为万家和睦、社会稳定做出更多贡献。(记者 吕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