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台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国家水土保持工程重点治理区。
近年来,汉台区在水源地保护方面,尤其在“集中安置移民”中的“考卷”答得如何?10月21日,笔者一行来到河东店镇一探究竟。
车出城区,一路向北,不到30分钟就来到汉台区河东店镇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小区。作为汉台区最早的移民搬迁建设项目,经过多年完善,这里已成为北部山区580户2034名群众的幸福家园。
步入小区,开阔的院坝内,数十幢白墙黛项的徽式安置楼整齐排列,亭台廊坊坐落其间,麦冬、玉兰花、紫薇花铺成的绿化带生机盎然。在平安村移民户钟明新106平米的房间内,笔者看见液晶电视、柜式空调、电冰箱、太阳能热水器等家用电器样样俱全,一派幸福祥和的景象。
河东店镇位于秦岭南麓山区地带,全镇136平方公里,13个行政村(社区)里有4个行政村属于山区丘陵村,占全镇面积的70%左右。作为汉中境内最大的汉江支流,褒河从河东店镇穿境而过,一路向南奔腾汇入汉江。受地质构造和气候影响,这里突发地质灾害几率很高,成为汉台区实施移民搬迁和水源保护工程的重点区域。
据汉台区移民办主任王翰均介绍,汉台区移民搬迁自2011年实施以来,目前,已经在河东店镇、汉王镇、武乡镇等地共建成25个集中安置点,总投资10.95亿元,累计安置移民7301户24750人。“移民搬迁一方面改善的是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另一方面也保护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维护着当地的生态环境平衡!”王翰均说。
今年51岁的钟明新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深处,他对山区有着特殊情怀。钟明新说,山区村民散居为主,因为进城买卖东西路途遥远难行,生活主要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山上耕地造成了水土流失,生火、做饭、取暖都是从山里砍伐树木,生活污水大多倒入山里的河沟,不仅生活不方便,而且对环境也不好。”
而如今,凭着陕南移民搬迁的政策,在河东店集镇上,钟明新不仅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新房,而且小区里超市、休闲区、卫生室等公共设施应有尽有。“像看个病,买个菜,小孩上个学,走上几步路就能解决了!”钟明新不禁感慨。
实施陕南移民搬迁在改善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也改善着山区的生态环境。据汉台区移民办任彦斌介绍,“实行移民搬迁集中安置以后,对于山区群众腾移出来的土地,现在动员群众通过种植核桃树、板栗树等经济作物进行退耕还林、造林绿化,这对于涵养山区水源有着显著作用,而尽可能地减少山区的人为因素,也是保护原生态汉江水质重要举措。”
不仅如此,笔者还从汉台区水利局了解到,为确保汉江水质安全,实现“一江清水供京津”。近年来,汉台区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加强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使用监管,严格控制农村面源污染。同时,广泛动员机关干部开展星期五义务劳动和汉江河堤卫生义务劳动,扎实开展以“绿水、蓝天、青山、宁静”四大工程为主题的汉江流域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进汉江综合整治堤防工程及南水北调“丹治”二期工程等基础建设,全力确保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安全。本报通讯员 叶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