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记者 张丹)“我们住的这个地方属于矿区,以前家里的窗子都不敢打开,到处是黑灰。如今,县上对矿区进行集中整治还启动了城中村集中供热试点工程,我们这里的环境好多了,就连煤矿院子里也见不到黑灰了!”家住彬县城关镇水帘村的曹志强高兴地对记者说道。 8月30日,记者在这里感受到了该县开展环境整治捍卫蓝天碧水行动取得的喜人成效。
近年来,彬县以“刮骨疗毒”的铁腕,对全县65家露天储煤场进行了全部取缔,对127孔木炭窑、12处白灰销售点进行了清除;对城区范围内2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已全部“清零”。为减少城市燃煤,该县启动了城中村集中供热试点工程,对城市28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目前,县上投资1300万元,正在试点实施城中村(席家壕)天然气集中供暖。采取资金补助等激励措施,动员300多户群众自觉拆除了燃煤炉灶、火炕和土灶台,减少了散煤燃烧;在煤矿及矿区扬尘治理中,对年产30万吨以上煤矿全部建成原煤洗选设施,原煤洗选率达到75%,建成封闭式输煤栈桥和储煤仓,实现了原煤不落地目标。在矿区安装了车辆冲洗设备,配备了洒水车、吸尘车对矿区道路进行定时清扫,有效减少了扬尘产生;对辖区22家加油站实施油气回收治理。采取资金补助和区域限行等约束手段,推动黄标车及老旧车辆淘汰。对火电企业脱硫脱硝和除尘升级改造中,对两家火电企业脱硫脱硝和除尘升级改造工程已经通过验收并全部投运……一项项强硬举措的有序实施,为全县绿色生态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决定性作用。
实行环境监管网格化与彬县社会服务管理网格化并网运行,是彬县环境监管的突出特色。该县通过以区域划片包干、重点企业监管责任到人为原则,将全县所有镇办,17个重点企业监管责任落实具体监察人员,健全监管档案,采取差别化、清单化管理,环境监管网格化体系初步建立。同时,该县围绕花园彬县和森林围城建设,先后累计投资8.5亿元用于县城区园林绿化建设,使县城绿化率达到38.1%、县城绿地率达到34%、县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9.62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