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我国长征文物资源2100余史迹分布在陕西等15地区

2016-10-19 08:30  新华网

吴起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园

记者从正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全国长征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会议上获悉,我国已基本摸清长征文物资源家底,其中不可移动文物2100余处是分布在全国15个省(区、市)的红军长征史迹。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中国近代历史乃至人类历史的宏伟篇章。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战胜了种种困难危机,征服了高山激流雪山草地等自然界的各种险恶,创造出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可歌可泣的长征精神,从而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众多长征文物,丰富了人类文化遗产。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刘曙光说,近年来国家文物局和各级人民政府结合全国文物普查,及时将长征文物中的许多重要遗存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依法开展保护工作。据初步统计,目前基本摸清长征文物资源家底,不可移动文物2100余处分布于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河南、贵州、云南、四川、重庆、宁夏、陕西、甘肃、青海等15个省(区、市),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1处。

“长征途中留下大量与各重要节点、事件、战斗和领袖人物密切相关的史迹、设施、建筑物、碑刻,乃至一棵树、一口井,无不讲述着长征故事,无不阐释着长征精神。保护好、利用好这些长征文物,对于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无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刘曙光说。

多年来长征文物的保护和利用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遵义会议会址1961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18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各级文物部门组织实施了一批重要红军长征文物的维修保护工程。仅“十二五”期间,就将长征文物纳入相关专项保护规划,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中央财政共计投入约6.8亿元,用于长征相关国保文物保护规划编制,开展抢险加固、保护修缮、展示利用、环境整治和安防、消防、防雷工程等,着力改善重要长征文物的保存状况。

刘曙光说,党和国家领导人历年来多次考察长征纪念地,对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和弘扬长征精神对于当代社会的重要作用作出过深刻论述。目前,长征文物中95%的国保和92%的省保对外开放,相当一部分已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青少年教育基地。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国家文物局计划进一步开展长征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工作。(记者 冯国、巩军)

全站热点
长安区40余所学校师生收看《千里雷声万里闪》

2016-10-18 16:31阅读

加强创建宣传培训推进国卫复审工作

2016-10-17 16:24阅读

模拟法庭进社区 居民学法长见识

2016-10-14 17:50阅读

区秦岭办传达学习第三次党代会精神

2016-10-12 18:31阅读

陕西对部分严重不合格床上用品清查退市 床上用品合格率42.5%

2016-10-11 09:30阅读

陕西8人(组)登上9月中国好人榜

2016-10-09 09:02阅读

陕西省汉阴:勇当教育均衡发展的先行者

2016-10-02 10:3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