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陕西人恋家不擅在外经商,但实际上,陕商在国内各省的艰苦创业和蓬勃发展,都为当地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在高原明珠的西宁,在青海的陕西籍企业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纷纷鼓励企业家赴青投资,并建议环保、农业和旅游是未来最有望发展的三个领域。
陕商会抱团取暖艰苦创业 3年将引入200亿投资
在西宁街头漫步,随处可见陕西元素的商家和陕西牌照的汽车,虽相隔近千公里,两地的密切交流丝毫未受地域阻隔的影响。事实上,记者了解到,从改革开放以来,在青海创业发展、投资经营的陕西籍企业、个体商户有2000多家,注册资本过千亿元,涉及工程、金融、房地产、酒店、以及工业制造、农业开发等几十个行业。
为实现资源共享,建立合作交流机制,互帮互助发展成为在青陕西籍创业人士的共同愿望。2012年5月由青海西北实业集团等在青陕西企业家联名发起筹建了青海省陕西商会,为在青海创业和发展的陕西人创造了良好的抱团取暖和互惠共享的平台。
据青海省陕西商会秘书长薛晓军介绍,仅在今年第七届的全球秦商大会上,青海陕西商会就为青海省未来三年内引入了高达数100亿的投资,也为青海海东市未来三年引入了100亿元的产业投资,同时在陕西商会的促进下,中央企业一冶集团也将进驻青海,为青海的发展助力。
“一带一路”政策多方面惠及 建议投资环保、农产品和旅游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前两天,位于西宁市的中国最大土耳其商城客流平稳上升,开业不到半年,营业额已达200万元人民币。搭乘“一带一路”战略下建成的首趟“中欧班列”,青海的藏毯、枸杞等农副产品12天可达欧洲。
作为连续5年进入青海前50强排名的掌舵人,西北实业集团总裁、青海陕西商会会长杨世荣对在青海投资和创业有着丰富的经验,他告诉记者,青海将拥有很多机会把本地的高原特色产品转化为经济资源,借“一带一路”的政策将青海转劣势为优势。他表示,青海具有万山之宗、三江源头的地理环境,因此国家对青海的发展要求是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并重的策略,因此未来青海环保产业的发展将具有巨大的潜力,同时高原旅游业也亟待开发和挖掘,来这里投资将会拥有良好的前景。(记者 林琳 李轲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