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城区食品药监局严格按照上级有关工作部署,以中秋、国庆“两节”为重要时间节点,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有效提升新城辖区内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一是严守“病从口入”第一防线,确保食品生产加工源头“渠清水活”。坚持防范为主,狠抓食品生产、流通、餐饮三个环节,从源头上杜绝不安全食品进入市场。在生产环节,监督企业做好产品风险管控,筑牢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第一道安全防线。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逐一调查摸底、造册登记、许可管理,坚持上门指导,确保小作坊加工行为不出问题。在流通环节,严把食品准入关,严格执行索证索票、不合格食品退市等制度,杜绝不合格食品上市流通。在餐饮环节,对食品经营户实行量化分级管理,不断提高经营者守法意识和诚信意识。
二是坚守食品安全第一阵地,推动食品安全动态监管常态化。组织开展“两节”和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检查,以学校、餐饮店、集贸市场等重点场所为主,全面覆盖为辅,排查和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严防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同时,强化“两节”期间巡查,以月饼、米面、食用油、乳制品、白酒和生鲜肉等大宗热销节日食品等为重点品种,对食品生产经营区域内外环境及设施设备配备使用情况进行重点检查,落实食品留样与食品原辅料索证索票、餐饮器具清洗消毒和食品采购、贮存、加工等环节操作情况,对不符合要求的,现场要求立即整改。
三是关口前移一线宣传食品安全,应急处置机制实现三级全覆盖。宣传是不断强化认识和监管的有效手段,在监管检查的过程中,主动将关口前移,通过“进社区、进学校、进市场”,发放宣传单、面对面宣讲和座谈等多种形式将食品安全知识送到一线。经营者的行业自律意识得到不断强化,公众对食品安全知识的认识不断提高。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处置预案,确保信息畅通,及时受理处置“两节”期间食品安全投诉举报。
9月份以来,新城区食品药监局与相关职能部门联动执法,共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1089家,其中学校食堂16家,大中型超市12家,食品流通户及餐饮店945家,农贸市场20个,小作坊96家。在检查过程中,对个别食品经营单位索证索票制度落实不到位、购货台账不全、“三防”不到位、餐具不消毒等问题,执法人员当场予以纠正,并责令其限期改正,确保辖区内食品市场整体秩序稳定、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