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白云下,万亩良田中立着一袋又一袋已装好的马铃薯,不远处六七辆大卡车排队等着装运;几辆大型拖拉机来回穿梭运输,数台移动式输送机架在大卡车上飞快运转,农民们虽累得满头大汗,却满脸笑容……
9月20日,“秋收行”采访团的记者们一走进榆阳区补浪河乡昌汉敖包村,就被眼前的这幅“秋收忙、丰收乐”的动人场景深深吸引。
这里是榆林市毛乌素绿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高标准农田之一,占地7200亩,全部种植了马铃薯。除这块农田之外,该公司还在榆阳区其他乡镇种植了近6000亩马铃薯。“今年(马铃薯)整体长得不错,比去年产量要高很多,预计平均亩产量3.4吨,总产量4.5万吨。”该公司董事长张继雄介绍说。目前,公司已收获马铃薯近4000亩,“基本上是边挖边卖,就地解决,西安、成都、武汉、厦门等地的客商守在地头争相抢购”。
来自山东临沂的客商郁万坤表示,自己收购马铃薯多年,经常听同行说榆阳的马铃薯品相好、口感佳、有市场,于是今年第一次来此收购,到田地里一看果真不错,当即决定收购450吨。与郁万坤一同前来的另一名客商郁博对能否顺利完成自己的收购任务,还表现出一定的担忧:“尽管这里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大,但客商也多,每天都有人来收购,所以还要抓紧动快些。”
在昌汉敖包村,除了毛乌素绿洲公司外,还有多家农企也在此种植了马铃薯,总面积约2万亩。榆阳区农业局负责人刘王叶表示,各个企业的马铃薯产销情况大体相同,均呈现出“丰产旺销”的特点。
据悉,榆阳区近年来积极推行“种薯脱毒化、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产品品牌化”的马铃薯产业发展战略,马铃薯已成为全区种植业第二大主导产业,常年种植面积30万亩,年产量约54万吨,产值达7亿元。文图/本报记者 郝彦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