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畲乡校长打造最美校园:我就是186个孩子的家长

2016-09-22 14:37  中国新闻网

畲乡校长打造最美校园:我就是186个孩子的家长

图为浙江衢州龙游县沐尘畲族小学现在的学生餐厅。 畲族小学 摄

中新网衢州9月22日电 (记者 施佳秀 实习生 杨韵仪)这几年,浙西山区的衢州龙游县沐尘畲族小学发生了大变化:年久失修的自来水管流出了清澈的水流,修缮一新的教室和宿舍有了更多的教育设施,各地的慈善爱心汇聚到这个贫困学生众多的小学。而这些变化给师生们带来的获得感中,校长蓝宏是被师生们提及最多的一个人。

沐尘畲族小学创建于1909年,是一所寄宿制的山区小规模学校,也是浙西惟一的少数民族小学。长久以来,学校规模小,师生人数少,经费紧张,人心更是一盘散沙。

五年前,蓝宏初到沐尘畲族小学,看见的景象让他觉得“难以想象”:校园杂草丛生,窗户摇摇欲坠,断水、电路跳闸、教室简易、多媒体设备罢工、老鼠四蹿……

刚从一所展示龙游县教育形象的农村窗口学校调来这的蓝宏,产生了巨大的落差,但他并没有退缩,“这就是我肩上的责任,我的决心只有四个字:以校为家。”

水管坏了,他身先士卒,雨天一身水,晴天一身泥,攀竹林,钻荆棘。通过多番努力,落差近300米、管线长达7.5公里的水管终于流出了正常的水流,以往拉水烧饭菜、学生抬水冲厕所、教职工一水多用成为历史。

教学楼和宿舍不稳固,学校缺乏教育和基础设施,他努力筹款、规划,“五加二”、“白加黑”成了工作常态。现在,师生们用上了热水器,校内装上了路灯,校内有了自然实验室、计算机教室、多功能教室,还添置了多媒体设备、钢琴等教学器材。

同时,他还不忘对下一代传承独特的畲乡文化。学校里的装饰如校旗、校徽处处可见畲族元素,还开设起“畲韵古乐”、“畲韵山歌”等15门带有畲族元素的拓展型课程,课间的校园,常常能听见畲族童谣响起。

见到学校的大变化,五年前经常把对学校的怨言挂在嘴边的学生家长石根荣真挚地对蓝宏说:“蓝校长,说句老实话,一开始我不相信你,不相信学校,但是现在,我真的既感谢,又放心。”

图为图为浙江衢州龙游县沐尘畲族小学原学校食堂。 畲族小学 摄

图为图为浙江衢州龙游县沐尘畲族小学原学校食堂。 畲族小学 摄

石根荣放心的来源,正是沐尘畲族小学“家”的氛围。

在这所寄宿生比例高、留守儿童比例高、单亲家庭学生比例高的“三高”小学里,老师们不仅从事教学,还是家长、医生、保姆。

“在我心里,蓝校长就是爸爸。”六年级的寄宿生吴彩丽说。

章玉凤没有母亲,父亲残疾没有劳动能力,蓝宏和妻子悄悄为她送上新衣新裤新鞋;吴敏芬身患血流不止的怪病,他积极联系杭州、北京等医院专家,找解决办法;钟亚煊家家徒四壁,地上的裂缝能塞下一个拳头,他专门联系慈善机构提供帮助……

在村里一家家走访了解情况,并多方联系慈善组织、爱心人士,在蓝宏努力下,5年来,沐尘畲族小学的贫困生家庭累计受校外爱心人士资助的钱物超过15万元,受益的学生超过200人次。

今年45岁的蓝宏,已经投身教育事业20余年,他始终扎根农村偏远学校,历经各个学校的各个岗位,并一直担任语文教学。

“我就是186个孩子的家长。教育工作是我一辈子难以割舍的,只要有老师们、学生们回报的爱,这就是我最大的收获。”在未来,蓝宏打算把学校的畲族特色打造成一张金名片,并培育更多的农村青年教师。(完)

全站热点
第四届安康市道德模范表彰大会召开

2016-09-22 12:12阅读

陕西实施超限超载新标准 “双排车”禁上高速

2016-09-22 08:30阅读

环保高陵分局传达学习重要文件精神 推动环保工作再上新台阶

2016-09-21 15:00阅读

北客站管委会圆满完成客运站场周边秩序专项整治工作

2016-09-20 18:45阅读

东大街道传达学习贯彻区委二届十次全会会议精神

2016-09-20 09:32阅读

新城区解放门街道开展法律援助服务宣传活动

2016-09-19 12:15阅读

涝店镇真抓实干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6-09-18 17:0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