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市民凭家传秘方在家制药 没经过批准还是算假药

2016-09-22 10:08  钱江晚报

祖传秘方,独家秘方,不少人对于疑难杂症,都会寻求这样的秘方。但这些方子,大多没有经过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慈溪市民范某,凭着父母去世时遗留的方子,在家自行配置药粉制作胶囊出售,结果触犯了国家法律。昨天,慈溪法院审结了该起生产、销售假药案。

今年1月初,慈溪市市场监管局接到群众举报,有人在家非法销售药品。

根据举报信息,执法人员来到了范某的家。现场,执法人员查获4660粒胶囊,还有一些黄色粉末、膏药等物。

经检测,这些涉案胶囊均含有氨基比林、醋酸泼尼松、吲哚美辛。因为无药品批准文号或进口药品注册证书,慈溪市场监管局认定范某的胶囊为必须批准而未经批准生产、进口的药品,应按假药论处。

为什么要在家中非法制药?

对此,范某说,这事另有内情。

据范某说,她父亲生前开了一个伤科诊所,在当地小有名气,母亲也在诊所帮忙。

查获的这些胶囊,都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手脚痛等跌打损伤。

“父母去世时遗留下了药方和一些药粉,我根据药粉里面放着的纸条,看写着药粉里面缺少哪几种成分,就去药店配,然后将这些配来的药粉磨成粉和原来的药粉混在一起,最后将混合药粉用手装到空胶囊里面就可以了。”范某说,至于药粉含有的具体成分她并不清楚。

2014年至2016年1月6日期间,范某在古塘街道某小区的家中,制作治疗跌打损伤等疾病的药粉,加入其已故父母制作的药粉,装入空胶囊后,再混同其父母生前已经制作好的胶囊一起销售。

“药粉和方子都是父母私下制作,去世后遗留下来的,我不舍得扔掉,放在家里也是想自己和家人也可以吃。”范某说,父母以前的老病人或介绍的其他人上门来买,说是吃了效果很好,自己不好推脱才卖给他们,主要不是为了挣钱。

据了解,范某一张膏药卖一元钱,一颗药囊也卖一元钱,这些年大概只收入了两千多元。

法院审理后认为,范某违反国家药品管理法规,生产、销售假药,其行为已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鉴于其有自首情节,并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半,并处罚金1万元;同时禁止其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药品生产、销售及相关活动。 本报通讯员 魏溪 诗男

本报记者 邹洪珊

全站热点
陕西实施超限超载新标准 “双排车”禁上高速

2016-09-22 08:30阅读

创新放飞梦想 科技引领未来

2016-09-21 16:30阅读

长安区召开迎接省级文化先进区复查验收工作动员会

2016-09-21 09:30阅读

未央区召开区级四大班子、汉长安城特区2016年第十八次“碰头会”

2016-09-20 12:45阅读

中心窗口倾心服务 再获企业赞誉

2016-09-19 18:16阅读

泾渭供电分公司提前部署“双节”保电工作

2016-09-19 09:10阅读

“月饼的故乡在长安”中秋文化研讨会在志宽食品有限公司举行

2016-09-18 09:49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