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青海久治9月21日电 (孙睿)“近年来,我们把旅游产业作为当地拉动经济增长、增加牧民群众收入的重要产业来培育和发展。截至2015年底,年保玉则景区周边牧民群众通过租马、经营藏家乐等方式五年实现总收入500余万元,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青海省果洛州久治县旅游局副局长訾明升21日表示。
年保玉则是藏区十大神山之一,这里有中国乃至世界典型的高原半干旱气候,环境中仍存在面积约8平方公里的现代冰川及65万年以来冰川地质遗迹,是高原生态学、环境学研究、科学考察、高端探险及原生态旅游的目的地。
訾明升介绍,自2010年起,当地政府本着“保护生态第一、基础设施建设第二”的理念,在发展年宝玉则旅游产业的同时,花大力气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景区内禁止使用塑料袋、在景区内设置垃圾箱、为保护植被而修葺专门的观光木栅道,景区的每一处建设,都以充分考虑保护生态为重要前提。
今年46岁的乐昂是年宝玉则景区的环保组长,他所在的环保小队总共有15个人,每天,乐昂和队友们要骑着马捡拾景区内的垃圾,并保障着游客们的安全。为此他们被称为景区的“环保卫士”。
“从2010年到目前,年宝玉则的游客每年递增。2015年年保玉则景区共接待游客9.51万人次,今年截至8月底,已接待游客11万多人次。”訾明升说,前来旅游的游客也从自驾游为主逐渐多样化,今年团队游客人数也呈现快速增长。
此外,为增加当地牧民的收入,年保玉则所属的索乎日麻村全村牧民都参与到政府的旅游开发中,有的牧民向游客们租马,有的则在景区门口开设摊位做当地特产零售买卖等。
“2007年,我们通过景区旅游业的开发,在景区停车场门口开了商铺,结束了放牧的生活,年收入也逐渐增高。随着年保玉则景区游客的不断增加,我们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今年截至目前,我们商铺的营业额已达8万元人民币,相信以后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索乎日麻村牧民秋科一边招呼生意一边对记者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