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江西九江9月20日电 (吴鹏泉)20日,正在江西九江学院举行的第二届世界名山学术研讨会上,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共话“世界名山”发展,探索经济全球化下的世界名山旅游发展,构建开放而协作共享的世界名山研究新格局。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发生改变,回归自然、探索未知已经成为新的旅游时尚,而研究和保护那些富有科学、美学和人文价值的世界名山,使其自然文化景观能世代相传,成为摆在人类面前的共同课题。
“旅游是一个收集照片、收集符号的过程”,南非西开普敦大学教授迈克尔认为,人们之所以不定期地离开日常生活和工作到异地去旅行,就是企图通过那些与自己世俗生活完全不同的独特事物,获得愉悦、怀旧和刺激等体验。
针对日益发展的旅游业,中国乐山师范学院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干鸣丰表示,在经济全球化的视野下,名山旅游应做到遗产保护标准化、成果互通全球化、营销互联全球化。“以名山效应带动全域化、跨域化地方旅游,世界遗产全球享、世界名山全民游。”
“在如今旅游经济、人员交流全球一体化的语境下,山水已成为特殊的旅游产品”,法国巴黎第三大学教授韦遨宇称,山水是大自然中两大最为显著的特征,也是人类自然文化遗产,要加以保护,使旅游业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中国台湾静宜大学教授王友民在其演讲报告中,同样提到了“保护”一词。“我们要亲近大山、尊重大山、保护大山,以山为桥梁,将来自各地的旅游者团结在一起。”
本次研讨会由四座中国名山脚下的高校——九江学院、泰山学院、黄山学院、乐山师范学院主办,位于庐山之麓的九江学院承办,中国全球传播与公共外交研究专业委员会协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