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陵区地名普查工作启动以来,在省民政厅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区地名普查办、长安大学及当地文史专家的共同努力,在前期地名调查表收集完成的基础上,于6月27日完成全区涉及84个部门、4个街道、3个镇、17个社区、86个行政村的外业采集工作,6月底以来主要从事内业方面的文字编辑整理审核工作,经过地名普查办编审组人员三次整理补充完善,规整出了详细完整的地名资料。截止目前,区地名普查办共核实出涉及11大类,52个小类,3516条地名词条信息,其中交通运输设施类620条,群众自治组织类106条,非行政区域类57条,居民点693条,行政区域及其他区域类11条,陆地地形类2条,陆地水系类5条,水利、电力、通信设施类103条,纪念地、旅游景点类243条,建筑物类47条,单位类1629条。同时,在地名普查工作中,区地名普查办尤为注重挖掘地名文化历史信息,通过查找志书、专家研讨、实地走访等形式,收集整理地名文化资料200条,涉及历史名城、古代建筑、名村古镇、游览地等22个类别,有效保护了高陵区地名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了当地文化,提高了地名文化品位。
根据普查工作进展情况,苏明琪副局长强调当前工作应做到:一要做好地名点位航拍工作。区地名普查办要紧密配合航拍公司工作人员,积极与涉及单位沟通协调,为航拍工作顺利开展扫清障碍。二要加强地名普查宣传工作。充分利用航拍采集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地名文化收集的历史人物和轶事趣闻资料,通过地名普查微信平台、qq群传播相关信息给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分享地名普查成果,扩大地名普查工作影响力和号召力。三要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区地名普查办要及时整理地名普查资料,梳理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和相关单位对接,进一步补充完善地名信息,为下一步数据信息入库、编辑撰写《西安市高陵区地名志》、《西安市高陵区地名词典》、《西安市高陵区地名故事》工作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