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公安报 作者: 陈磊 孙力
近年来,陕西省西安市公安局阎良分局结合辖区实际和民意导向实施警务改革,探索建立了以“1+6”体系为核心的社区警务工作新机制。“1”即持续推进“扎牢篱笆”工程,不断加强社区防控基础建设;“6”即牢牢抓住“双向积分”、社区警务电子台账、“红袖标”积分奖励、社区防范“红蓝对抗”、社区“微警务”和“文艺轻骑兵”平安宣传这6个方面,有力推动了社区警务机制改革,提高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实施“扎牢篱笆”工程,夯实社区基础防控工作
为确保社区防范“扎牢篱笆”工程落地生根,阎良分局强化顶层设计,出台多项政策文件。在推进平安社区创建活动过程中,区综治委每月对全区门卫保安竞赛达标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通报,通过政府主导、综治牵头、公安组织、镇街落实等举措,把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任务分解到镇街、单位和居民小区,形成了“综合治理综合抓、全区动员扎篱笆”的强大合力。
为了夯实社区警务基础,阎良分局完善配套措施,制定了系列工作规范,从明确职责、组织实施、考核奖惩、发挥效能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增强可操作性。在此基础上,阎良分局加大建设力度,织密社会治安防控网。“扎牢篱笆”工程实施以来,全区共安装监控探头454个、建设小区门禁系统104套、建成监控室78个,破获大要案件50余起,有力推动了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提高了视频侦查实战能力。
与此同时,阎良分局以平安社区创建为契机,强化警民联动,密切警民关系。他们建立领导干部下社区制度,班子成员和机关科队主要领导每人包抓1个社区,每月深入社区工作1天,倾听群众心声,解决群众困难;每季度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代表等召开联席会议,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组织社区民警通过入户走访、检查安防措施、宣传政策等形式,近距离与辖区群众进行交流,把社区民警培养成群众的贴心人。在最近一次的全市“民调评警”活动中,阎良分局分别有5个派出所进入全市前10名,有10名社区民警进入全市前30名。
依托六大抓手,做实做细社区警务工作
为了使社区防范“扎牢篱笆”工程变成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阎良分局采取“双向积分”、社区警务电子台账、“红袖标”积分奖励、社区防范“红蓝对抗”、社区“微警务”和“文艺轻骑兵”平安宣传6种配套办法,做实做细社区警务。
他们成立由主管副局长任组长的警务信息城乡社区“双向积分”工作考评领导小组,建立派出所和社区民警绩效考核机制,每月排名通报、落实奖惩,激发基层活力。同时,阎良分局通过完善社区警务电子台账系统,在全局推广实有人口“四色管理法”,使信息采集更细更全,促进了信息共享。他们还建立“红袖标”积分奖励制度,利用综治基金,每月对提供线索多、防范效能高、考评排名前10位的“红袖标”信息员进行分级奖励,激发广大“红袖标”工作热情。今年以来,“红袖标”共化解矛盾纠纷83起,提供案件线索36条,协助破获刑事案件1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名。
阎良分局从提升警民联动的实战能力入手,开展社区防范“红蓝对抗”演练。他们从区综治办和公安、住建等部门抽调人员成立演练指挥部,设定小区门卫保安为“红方”,派出演练指挥部人员扮演“蓝方”,在预设现场模拟实施盗窃,用“红方”的发现率和抓捕率检验小区的防范水平,并对优胜方给予奖励。同时,他们开通微信公众平台,及时向“微友”推送警务信息,发布防范提示,宣讲法律知识,接受群众举报、咨询、求助。
阎良分局在推行社区“微警务”的同时,组建“文艺轻骑兵”进社区开展平安宣传。他们选拔具有文艺特长的治安志愿者组成防范宣传队,以群众身边的案例、优秀社区民警和见义勇为先进事迹等为素材,编排快板、评书、小品等节目在各社区巡回演出,提升了社区警务效能,实现了群众满意率和案件发案数量“一升一降”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