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西宁9月14日电 (裴斐)“因为经济条件限制,女儿的腰椎间盘脱位一直没能得到治疗,但这次我们不用花费一分钱,就能把病治好,”14日,66岁的牧民旦达告诉中新网记者,当日,包括旦达女儿在内的28名藏族牧民成为曲麻莱156名残疾人中第一批接受康复治疗的患者。
曲麻莱县地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北部,素有黄河源头第一县之称,县域总人口3.2万人,藏族人口占比98%以上,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长期生活在该地的牧民高原病、地方病频发。
“曲麻莱县牧民世代驻守黄河源头,当地民众以减畜禁牧,保护生态为己任,为地区生态做出了不可估量的的牺牲和贡献。”曲麻莱县县长尼玛扎西此前表示,但当前牧民生活医疗保障水平仍处落后,截至目前,曲麻莱县共有1414名残疾人,包括轻度残疾694人,重度残疾720人,占该县总人口的4.4%。
今年三月底,曲麻莱县结合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大爱同心、健康河源”助残康复专项计划行动,组织曲麻莱县卫生部门、民政部门等对全县残疾人进行了全面的筛查,最终筛查出可康复治疗残疾人共计156名。
曲麻莱县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郭峰介绍,曲麻莱156名患者已分批赴西宁接受康复治疗,而青海省残联和西宁超微骨科医院等将按照患者情况拟定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手术治疗费用由‘医保’和曲麻莱政府两部分承担,‘医保’之外的治疗费用由曲麻莱政府‘兜底’,此外,我们还向大家发放每人一天120元的生活补助费,病人同家属赴西宁治疗的住、行也都由曲麻莱残联承担。”
“我们承担肢体残疾病人的治疗,能够有治疗条件的能够占40%,符合手术条件的病人我们根据病人的个体情况制定手术方案,帮助其康复”,西宁超微骨科医院院长王源江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