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滇池治理成效显著 多年后再育“鱼王”

2016-09-13 23:14  中国新闻网

滇池治理成效显著多年后再育“鱼王”

图为游客拿起大鱼满脸激动 任东 摄

图为拍卖的“鱼王”吸引摄影爱好者镜头 任东 摄

图为拍卖的“鱼王”吸引摄影爱好者镜头 任东 摄

中新网昆明9月13日电 (王艳龙)昆明的杨祥在13日的滇池开渔节上成功成为全场关注的焦点,这位在滇池岸居住了几十年的老村民打到了一条几十年前才能打到的大鱼,获评为鱼王。

杨祥是郑和故乡晋宁县的一名普通村民,晋宁是滇池渔猎活动的重要场所和发源地。50岁出头的他自小在滇池打渔,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后,他曾打到30—40公斤的大鱼,但随后在滇池水质严重恶化和滥捕之下,他捕到的鱼越来越少,最后离开了捕鱼的行列。2012,滇池重新开湖捕捞,他又在捕渔期重操旧业。

在早间收网时,杨祥捕到了一条重近20公斤的鲢鱼,并在“昆明·晋宁首届滇池开渔节”上选为当日鱼王,卖出上千元人民币的高价。

“最大的变化就是鱼的味道跟二三十年前差不多了,好吃多了。”杨祥说,这几年滇池水要比十多年前好许多,鱼的肉质变得鲜美,也肥了一些。

滇池为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是昆明的“母亲湖”,属长江水系内陆高原湖泊,地处长江、珠江、红河3大水系的分水岭地带。在上世纪中期,滇池逐渐从淘米洗菜演变成几乎“鱼虾灭代”的臭湖,成为国家重点治理的湖泊。多年来,云南及昆明通过推进环湖截污和交通、外流域引水及节水、入湖河道整治、农业农村面源治理、生态修复与建设、生态清淤“六大工程”建设,促进了滇池治理向好发展。

昆明市滇管局局长尹家屏介绍,近几年来,昆明市委、市政府把滇池治理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滇池水质由劣Ⅴ类达到了Ⅴ类,滇池生态效益、景观效益、环境效益得到了显现,各种陆生、水生、野生动植物、滇池土著鱼类越来越多。

据统计,近年来,在滇池周边记录到鸟类140多种。其中,三趾鸥、灰翅鸥、须浮鸥、白翅浮鸥、铁嘴沙鸻等多种鸟类为云南省新记录,消失30多年的野生鸬鹚再现滇池。滇池湖滨湿地物种从2006年底的232种,增加到了约290种。

尹家屏称,举办开渔节是要弘扬滇池保护和渔猎文化,提高全社会保护滇池的意识,促进人与滇池和谐新内涵,逐步形成“善待滇池,就是善待人类自己”的共识。

昆明市计划,到2020年,力争滇池外海水质稳定达到IV类,草海水质稳定达到V类,主要入湖河道水质稳定达到V类以上,湖体富营养化水平明显降低,蓝藻水华程度明显减轻,流域环境明显改善。

此前,滇池治理成效受到了“治理目标不断落空”的质疑,官方和业内人士认为,滇池治理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完)

全站热点
祖庵镇严明节前纪律,确保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过节

2016-09-13 19:14阅读

未央湖街道四项措施加强信息管理工作

2016-09-13 15:45阅读

洒金桥小学党支部召开“坚守信仰信念、增强规矩意识”专题讨论会

2016-09-13 08:09阅读

未央区领导来汉城街道检查“两学一做”及基层组织建设七项重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

2016-09-12 12:51阅读

米字形交通打开发展空间 让陕西自贸区“一带一路”核心区落到实处

2016-09-11 09:00阅读

区委党校认真学习贯彻重大紧急信息报送相关制度和规定

2016-09-09 16:46阅读

陕西西部今有明显降水 安康“秋老虎”威力大减

2016-09-09 08:32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