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家舞场办得好, 感谢党的好领导。男女老少齐锻炼, 欢乐井家真幸福……” 在新兴街道井家村, 村支委焦家组党小组组长焦永平, 不断发挥自身优势, 除联系周边10户群众致富外,还自觉负责村民文化娱乐工作, 每夜广场舞群众达到百余人。
如何不断将学习教育软实力转化
为农村发展的硬实力, 阎良区紧紧围绕“投身 ‘两学一做’ , 争做航空城先锋”这一实践载体, 不断丰富深化 “无职务党员设岗定责” 、 “五带头” 党建新载体, 引领广大农村党员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认领岗位, 在工作中勇担当、 善作为, 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党员在 “责任区” 里当先锋 — —阎良区积极推行农村 “党员责任区” 制度,以党员居所为中心, 每名党员就近联系8—10户群众, 力所能及发挥作用,让农村党员真正成为 “责任区” 里服务群众的政策宣传员、 扶贫帮困带头人、乡村环境守护人、 邻里纠纷调解人、 乡风文明倡导人, 让广大党员带领责任区群众比干劲、 做贡献、 做模范。
郭卫国是井家村党支部书记, 他与菜农郭继超结成产业帮扶对子, 一方面, 利用自己的经验不断扶持菜农以产业致富, 另一方面, 通过自家生猪养殖企业, 依托 “企业+农户” 模式, 结成肉猪养殖帮扶责任区, 在帮扶中带领村民逐步走上了致富道路。新兴街道井家村共建立党员责任区45个、 联系帮扶群众416户, 围绕 “党的政策讲一讲, 困难群众帮一帮, 环境卫生管一管, 邻里纠纷劝一劝, 文明新风带一带” 等载体, 不断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党员在正家风中扬美德 — —以家规带家风, 以家风带民风, 以民风促村风。在振兴街道谭家村, 党员 “亮身份、 立家规、 正家风、 扬美德” , 成为 “两学一做” 学习教育 “无职务党员设岗定责” 、 “五带头” 党建新载体实践的又一亮点。
振兴街道谭家村60多岁老党员赵功建, 孝敬父母远近闻名, 好吃好喝先老人, 嘘寒问暖关怀备至; 每逢村里遇到婚丧嫁娶, 他还自备笔墨纸砚, 放下手头生意, 免费为群众书写对联。该村广大党员自觉发扬山东移民 “勤劳忠义” 家风, 学习老一辈革命家优秀家风家规, 汲取精髓, 结合自家实际, 制定实践适合家庭实际的家风家规。辖区骑士山庄农家乐党员经营户郭小明, 秉承“诚信为本” 的家风, 恪守诚信、 待客诚恳、 童叟无欺, 以良好的口碑引来各方顾客。新兴街道新牛村72岁无职务老党员黄建华, 谨记 “勤俭持家、 孝亲敬老” 的家风, 看到村民“过红白事” 互相攀比、 铺张浪费, 自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 用党员身份引领和唤醒村民厚养薄葬、 节俭办事的淳朴民风。
党员在设岗定责中勇担当 — —针对农村党员大多没有具体工作岗位、党员作用不知无何发挥等问题, 阎良区创新开展无职务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各村根据实际, 设置政策法规宣讲岗、环境卫生监督岗、 民事纠纷调解岗、 社会治安维护岗、 村务公开监督岗等岗位。年富力强的无职务党员自觉认领多个岗位, 年老体弱的无职务党员也根据自身实际争取到力所能及的岗位。无职务党员 “一人多岗、 一岗多人” , 每个党员有岗位、 有责任, 在实践中真正做到干有方向、 学有榜样、 追有目标。
关山镇东丁村无职务党员丁北平、 宋根时、 丁升民等都是相枣合作社的 “土专家” , 群众遇到作务难题, 他们总是无偿帮助, 遇到突发性病虫灾害,总是主动通知枣农及时防治; 关山镇界坊村无职务党员冯永平, 每逢甜瓜上市, 利用自身优势, 帮助乡亲们在网上销售甜瓜; 武屯镇老寨村无职务老党员张确劳、 陈伟民、 芦新利、 王康迎等自觉认领村内五个公共区域卫生保洁, 让 “党员清洁认领区” 这块鲜亮的牌子照亮民心。
(杨宇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