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儿童游泳圈调查:65%厚度不合格 塑化剂超标危害大

2016-09-11 18:23  央视网

贵州省质监局公开的消息显示,该局在委托贵州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对游泳圈开展质量监测过程中发现:消费者总是将游泳圈的功能等同于救生圈,这是一个误区。

游泳圈不等于救生圈

我国国家标准《玩具安全》中,将游泳圈界定为水上玩具,同时行业标准《充气水上玩具安全技术要求》规定:产品应在显著位置上印有安全标记。标记内容为:“注意:非救生设备,仅供在成年人监护下浅水中使用”。

贵州质量监督检验院的检测人员对从市场和电商渠道抽取的20款游泳圈进行了标识的逐一比对,发现只有5款游泳圈的标识符合标准要求。

65%游泳圈材料厚度不合格

塑化剂超标是游泳圈重要安全隐患

检测人员对游泳圈的安全性和有毒有害物质的释放是否达标进行检测时发现,这两个项目对应的软聚氯乙烯薄膜厚度和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含量这两个指标都不容乐观。

贵州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检测人员告诉记者,在检测时发现,儿童游泳圈厚度最薄的只有0.17毫米,相对于标准要求的0.25毫米差了30%左右。检测人员对20个批次泳圈进行了检测,泳圈的厚度不符合要求的达到13个批次,不符合率达到65%。

随后,检测人员计算出了各个样品的塑化剂含量。发现20个样品里有13个样品中六种塑化剂含量总和超过标准值规定。这13个样品中,有7个样品超过标准值百倍以上,超标最高值为标准值的377倍。

游泳圈塑化剂超标危害大

据了解,塑化剂的分子结构类似荷尔蒙,进入生物体后会形成假性荷尔蒙,传送假性化学讯号,并影响本身体内荷尔蒙含量,进而干扰身体内分泌的原本机制。

专家告诉记者,之前曝光的塑化剂问题都是往食品中添加塑化剂,因此人们对于皮肤接触类塑料制品塑化剂超标的问题并不关注,但事实上,塑化剂通过皮肤接触进入人体带来的危害同样不容忽视。

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专家伍学焱介绍说,这些类固醇的激素有脂溶性的特点,很容易被皮下脂肪吸收。在夏天人接触的面积比较大,实际上跟吃进去效果一样,只不过是改变了一种吸收途径。

成本因素是游泳圈质量问题主因

2014年国家标准委制定了《玩具安全》国家标准,这个强制性标准按照欧盟现行规定,对儿童玩具的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提出了严格的限量要求。可是从目前情况来看,这一标准对儿童游泳圈生产的约束作用却没有完全体现出来。

全国玩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张艳芬介绍:“国家标准里限制的六种增塑剂价格相对于新增塑剂要便宜很多,包括按新增塑剂在加工产品过程中可能涉及到一些企业工艺参数也要作调整,工业装备也要作一定的调整,成本肯定会提升的。”

目前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对于人体健康的危害已经取得共识,并且相关的国标规定了使用限量,生产厂家就应当严格遵照执行,而不应该用成本推升的理由消极执行相关标准。针对这一现状,相关执法部门也在积极行动,推进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在生产工艺中的退出。

贵州省质监局副局长孟宇光:我们会做进一步研究和分析,调查是生产工艺方面的问题,还是生产控制当中产生的问题。然后根据这些问题再向有关的方面提出一些建议,进一步完善有关的产品管控的一些措施。

全站热点
米字形交通打开发展空间 让陕西自贸区“一带一路”核心区落到实处

2016-09-11 09:00阅读

陕西查三无过期月饼 遇到问题月饼打12331投诉

2016-09-10 08:32阅读

2016年西安?周至猕猴桃主题年会暨第二届中国猕猴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讨会即将召开开

2016-09-09 16:06阅读

西安沣京工业园举办中小企业发展大讲堂

2016-09-08 19:03阅读

文艺路街道再次召开国卫复审工作推进会

2016-09-08 12:00阅读

新城区胡家庙食品药监所开展胎儿性别鉴定及人工终止妊娠药械专项检查

2016-09-07 17:10阅读

秦渡镇党委政府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

2016-09-06 19:0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