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太原9月8日电 (刘小红)山西作为中国扶贫开发的重点省份,“脱贫摘帽”成为该省“十三五”期间的重要议题。在此背景下,山西欲借助当地高校资源助力脱贫攻坚。对此,国家级贫困县山西省永和县联合山西传媒学院开创“校县合作”新模式,促进资源互补,提高扶贫成效。
近几年,山西农特产品大面积滞销及农民增产不增收等问题频频发生。此间,素有“中国枣乡”之称的永和县,在红枣丰收年却严重滞销,不得不将红枣喂羊。
对此,山西美特好连锁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宋立国称,由于山西农业产业缺乏整体规划、产品及企业没有品牌意识及产品太初级,导致农产品普遍缺乏市场竞争力。
在山西传媒学院8日举行的永和双创孵化基地挂牌仪式上,永和县副县长程万军介绍称,在“校县合作、精准扶贫”的项目中,山西传媒学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永和县城市面貌、企业品牌及产品包装设计、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及旅游发展等提供相关服务,带动农特产品销售和旅游产业发展。
据介绍,山西传媒学院依托自身人才、专业等优势,对永和县相关专业人员开展现代传媒、影视制作、广告策划、文化创新等专业技能培训,使干部队伍达到知识更新、观念转变、能力提高的目的。
程万军告诉记者,在“校县合作”项目中,双方资源整合,共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包括分别为对方提供双创场地、产品、技术、人才、服务等支持,双方开展电子商务、农产品加工、品牌设计、广告策划、市场营销、影视制作等领域的创新创业,促进永和县的经济社会发展。目前,双方已经整合包括永和在内的17个吕梁山贫困片区100余种特色产品,其中,创新产品10余种。
此外,山西传媒学院已经为永和县量身打造的“喜和合”品牌,将应用到永和县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据悉,在农产品领域的应用,已经设计出“喜和合”永和饼、土鸡蛋、槐花蜜等系列产品。后续产品还在开发中。
据了解,山西永和县与山西传媒学院于2016年4月签订校县战略合作。期间,山西传媒学院的师生到永和县开展采风学习、影视创作等,同时也为学生们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
对于“校县合作”项目,永和县委书记加天山表示:“此项目,不仅促进了永和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且进一步丰富了永和的文化内涵,推动了优势农业与特色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
山西,一个内陆欠发达省份,全省119个县中有58个县是贫困县,其中,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县36个,全省仍有232万贫困人口。2015年,山西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相当于中国平均水平的83%,位居全国第23位,中部六省末位。
为了确保“十三五”期间山西全省农民同步达小康,山西官方多举并措打赢脱贫攻坚战,其中涉及转型升级、生态建设、改革开放等多个创新帮扶举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