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吉大学生为逝者献花哀悼 校长夜查校区安全

2016-09-08 15:24  中国吉林网

新闻回放:9月5日23时许,吉林大学中心校区发生伤害致死案件,一男生死亡,一女生受伤。案件发生后,吉林大学就这件事发布情况通报。

@长春公安 9月6日深夜发出通报,对吉林大学校园内发生的致两名大学生一死一伤的命案进展情况做出回应,目前吴某某已被刑拘,案件调查工作正在进行中。

7日的吉林大学中心校区,与以往有些不同。

教师和学生的脸上多了一丝凝重,校内他们步履匆匆,快步赶路。昔日热闹的校园内,此时变得有些安静,校园的甬路上,保安往来巡逻、保洁阿姨扫地不语……

学校里突然发生的变化,每个人都不愿多言,因为大家都清楚这是为什么。

彼时,在吉大一院的病房内,一个受伤女孩牵动着人们的心,大家关心着她的伤情。

 案发现场保洁人员用清洁液冲刷过的路面,还有一些“白色泡沫”留在路上。

案发现场保洁人员用清洁液冲刷过的路面,还有一些“白色泡沫”留在路上。

摆放在案发现场的白色菊花

摆放在案发现场的白色菊花

 一个女生停步在花旁静静哭泣

一个女生停步在花旁静静哭泣

哀悼

案发现场的白菊花

吉林大学中心校区经信三公寓南侧道路上,是当天发生校园行凶案件的案发现场。

这条路,与校园其它路段人来人往场面相比,显得有些冷清。偶有人经过,也是匆忙赶路。

中国吉林网记者在现场看到,此前踏查时还隐约可见的“血迹”,如今已经不见,保洁人员用清洁液冲刷过的路面,还有一些“白色泡沫”留在路上。

在道路北侧草坪上,用来表示哀悼、寄托哀思之意白色菊花散落摆放。

白菊花的旁边,一位女同学站在花旁,闭眼祈祷。她将手中两束捧花放在白菊花旁,不愿多语,只有哭泣。

“一个人离开了,一个人还躺在医院里,太让人伤心了,不知道行凶者处于什么目的,为啥对学生下手。”经信三公寓楼下一家商户负责人告诉中国吉林网记者,从昨天晚上开始,就有人来此地哀悼,白菊花也是他们摆上的。刚刚放花的那位,估计要么是朋友,要么是同学。

深挖

施救同学来自南苑学生六公寓

根据中国吉林网记者此前调查采访,在案件发生时,受害人曾高喊求救,听到声音后,临近寝室的多名男同学带工具跑出宿舍施救。

为了进一步还原当时案发现场和同学们施救过程。中国吉林网记者经过长达两个半小时的寻找,最终从一名了解事件始末的知情人口中得知了现场发生的一些事儿。

“南苑学生六公寓一楼,住了不少法学院的研究生,当天听到外面求救,很多人跑出来施救。”他介绍,施救同学来自南苑六公寓,23时寝室关门后,大家听到外面有人求救,当时大家就觉得声音不对,靠南侧道路上一侧寝室,差不多有20多位同学先后跑了出去,进行施救。

逝者

他是法学硕士班班长

在吉林大学中心校区发生伤害案件中,根据调查获悉,死者名叫高某某。

作为吉大法学院研二的研究生,老师和同学们对他有着怎样的评价?

中国吉林网记者来到吉大法学院,但因相关教师未在办公室,同学成了唯一的突破口。

经过多方寻找,一位不愿具名同学接受了中国吉林网记者的采访。

“当天受害人都是研二的,我跟高同学比较熟,人特别好,比较上进,是法学硕士班的班长。”该同学表示,他平时在班级里,学习工作很认真,为班里面做不少事。

伤者

医生称情绪很不稳定

事件中受伤的女同学杨某某,事发当晚被送进医院。她在状态怎么样了,伤势恢复得如何?

对此,中国吉林网记者前往医院了解情况。

据了解,杨某某受伤之后,被120送到了吉大一院急诊。经过急诊的处理,已经被转至骨关节外科。

今天上午,中国吉林网记者来到了吉大一院3号楼15楼骨关节外科,希望通过医生那里了解女孩的病情。在走廊碰到了一位男医生,在得知记者的来意之后,他婉拒了记者的采访。

随后,记者推开了医生办公室的门。另一位男医生表示,杨某某现在的情绪很不稳定,不能接受采访。记者表示只想了解一下病情,或见一下女孩的家属。这位医生又表示她上午在接受手术,并透露女孩被送到医院急诊后,先做了手术然后转到骨关节外科来了。

接下来,记者再次来到骨关节外科疗区打听女孩的消息。许多患者及家属都没有听说疗区住着这样一个患者。

“我在网上看到这条新闻了,一直挺关注的,还真不知道她住在这个科。”一位患者家属表示。

到了中午11点30分左右,在经过1555病房时,记者通过病房的玻璃向里看,看到两个大学生模样的女学生,坐在病房的椅子上,旁边放着书包。病床上坐着一位年轻的女患者,瘦瘦的,看不到正脸。看到门外的记者时,陪护的两位女孩眼睛盯着记者。

记者用手示意了其中一个女生,女生走到门口。“是不是吉大的?”女生点点头,同时做了一个“嘘——”的手势,看了看床上的患者,表示对方需要安静。

记者试图把女生请到病房外面了解情况,但对方得知记者身份后,征求了一下患者的意见后,婉拒了采访要求。

记者大致可以判断房间里住的就是杨某某,从外面窗户看,这是一个单间。而房间里也没有女孩的父母及长辈等家属陪护。

一些改变

校园保安高频次巡逻

吉林大学中心校区发生伤害致死案件后,校园里安保方面,也发生了一些改变。

9月6日21时许,吉大校长李元元等校领导与校办、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保卫处、后勤集团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巡查中心校区及大学城,针对校园安全方面隐患提出整改要求,对加装校园路灯、加强校园及周边巡逻等具体问题提出详细整改措施。

李元元对各校区的校园管理提出明确要求,要从综合治理高度看待校园安全管理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各种安防措施,进一步强化校园管理精细化、规范化,进一步提高校园管理的效率和水平,确保为全校师生提供安全稳定的学习生活环境。

“你没看到吗,现在校园里,保安都是高频次巡逻,看门的管理员也是高度负责,认真核实出入寝室的学生身份。”当问及这次事件后校园里的一些变化,接受中国吉林网记者采访的多位在校大学生如是说。

的确如此,记者在校园内定点观察发现,安保人员驾驶“校园警车”、电动车几乎是不间断地在校园中巡逻。

而在校园寝室楼外,部分寝室管理人员,站在楼外台阶处,监督学生使用门禁卡过程,并“把关核实”。如有非学生进入,就会仔细询问。

中国吉林网记者此前在南苑学生六公寓采访时,就被工作人员劝离,并通知安保人员核实身份。

图片4.png

吉林大学官方网站刊发校长李元元夜查中心校区新闻

症结

开放的校园隐患多

跟小学和中学校园不一样,自主学习、自由生活成了大学生活的一个真实的写照。而目前几乎所有的大学校园都是开放式的,不需要出示任何证件,也不需要登记,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出入校园。

但问题也随之来,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校园的安全隐患。9月7日,记者对省内部分高校进行采访时了解到,因为高校校园可以自由出入,因此经常有各种送外卖的、做小生意的、发小广告可以直接把生意做到校园里,另外,师生的家属、男女朋友、社会上结交的各类人员都可以直接到学校去找人,据了解,有的宿舍管理不严,外人甚至能直接进入学生的宿舍。

隐患埋下后也给社会上的一些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据一所高校的老师介绍,该学校曾有多部电脑、手机等重要物品失窃,后来通过校园监控找到了犯罪嫌疑人,而此人正是经常出入该校的一名农民工,在行窃前多次进出学校,对校园内的环境非常了解。

据了解,高校遭遇盗窃是很普遍的现象,有的学校为了防盗,不得不在宿舍楼一楼安上防护栏,而这两年,高校校园内都陆续安装了监控装置。“设备都是很贵的,投入很大,但是没有办法。”一所高校的老师说。而即便安装了监控,也仍然会有一些死角存在。

另外,不少欺诈和诈骗的行为也都越来越多地把目标对准了大学生。而且现在进入大学校园的车辆也是越来越多,在校园内随意行驶,随时对师生的安全带来胁威。

思考

如何保证校园安全?

高校校园安全隐患又该如何避免?对此,中国吉林网记者采访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

“校园里发生这样的恶性事件是非常不幸的,但我认为,这不是校园安全的问题,而社会安全的问题。学校只是一个被动的主体。”储朝晖表示,这种事件只是个例,不能因为这件事就让学校封闭。但是,也并不是说,学校的安全工作就没有改进的空间。学校应该分析周边的环境状况,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跟学生强调,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发生了类似这样的案件,学校应认真分析整个案件发生的过程来补漏洞。”

采访中,储朝晖还专门提到近日陆续发生在校园内的电信诈骗事件导致学生学费被骗一事。

“许多大学生在上大学之前,一直处于一种闭塞的环境中,一下子来到大学校园,对校园内存在的潜在安全隐患并不了解,这样学校就该主动对他们进行安全意识的教育,让学校和学生来共同应对。”

记者采访中,有高校教师认为高校进出的大门应该使用门禁卡,外人进入需要登记。储朝晖表示,大学校园内还有一些公共的空间,这样做肯定限制了这些空间的使用,在整个校园这样管理肯定不合适,但是在学生宿舍区实施刷卡管理是可行的。(中国吉林网记者 栾喜良 艾灵 摄影 罗浩)

全站热点
文艺路街道再次召开国卫复审工作推进会

2016-09-08 12:00阅读

周至县政务服务中心开展“新常态怎么看、新理念怎么办、新战略怎么干”专题讨论

2016-09-08 09:23阅读

西邮师生获2016年陕西省青少年公益项目大赛金奖

2016-09-07 16:34阅读

秦渡镇党委政府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

2016-09-06 19:01阅读

县委书记王浩、县长陈顺利带队检查创国卫迎检工作

2016-09-06 09:00阅读

灞桥区食品药监局开展中秋节令食品安全专项检查

2016-09-05 11:12阅读

未央区政府区长吴智民带队暗访G20峰会期间安保工作

2016-09-03 18:4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