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肺癌患者去世前多次叮嘱捐献眼角膜:救更多人

2016-09-08 10:34  华西都市报

9月7日凌晨5点过,56岁的陈明萍的生命永远被定格在这一刻。虽然这天很快就会被忘记,但陈明萍却可能被一些人永远记住。四年前,从电视上看到一位失明的儿童急需要角膜,当时健康的她和丈夫儿子协商一致,以后去世要捐赠遗体。去年她查出肺癌晚期,就着手完成自己最后的心愿。在生命最后的多次抢救中,为了不耽误取眼角膜的“黄金期”,她每次都叮嘱医生,死后要立即通知取眼角膜的医生,让她的眼角膜“成活”,救治更多的人。

有感眼角膜重要性 决定死后捐献遗体

今年56岁的陈明萍,是泸州市凤凰山社区居民,丈夫刘德贵58岁,儿子刘力建34岁,还有一个8岁的孙子。陈明萍和刘德贵早年下岗,一家人并无稳定的收入来源,倒也其乐融融。

四年前的一天,当时一家人正坐在一起看电视,节目中有位只有几岁的失明儿童,急需眼角膜完成手术。“以前母亲健康时无意中说过,希望死后可以捐献遗体,看了那个节目后,她的想法更加强烈。”刘力建回忆说。

后来,一家三口就真正坐下来,商量捐献遗体的事,大家一致认为,身体的各部分器官,有些可以用来救人,有些可以做医学研究,特别是一个眼角膜还可以救几个人,遗体火化后也只是一堆灰。于是达成一致意见:以后死后遗体都可以捐赠,考虑到刘力建还年轻,陈明萍让他“以后再说”。

不幸查出肺癌晚期 “骗”丈夫办捐献手续

去年9月,反复咳嗽的陈明萍,在医院检查出肺癌晚期,选择保守治疗。得知自己的时日不多,她开始“悄悄”完成遗体捐赠的手续。“原本是整个遗体都要捐献,后来由于各种原因,只联系到捐献眼角膜。不过,也算是她的一桩心愿。”

经过网上查询,陈明萍摸清楚了红十字会的地址。6月8日,她谎称到白招牌菜市场买菜,叫上丈夫往白招牌方向走。随后,她告诉了丈夫此行的目的。到了泸州市红十字会,陈明萍在“遗体捐献志愿登记表”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作为丈夫的刘德贵,也在登记表上签字,表示已征得家人同意。

为让眼角膜“成活” 抢救中多次叮嘱医生

上个月,病情加重的陈明萍,住进了泸州酒城全科医院。直到9月7日去世,前前后后抢救了十多次。由于她之前了解过,取眼角膜时间要求紧,而本次联系的红十字会的定点眼科医院又在成都,所以陈明萍每次病种都惦记着这个事。她希望自己一旦“走了”,医生马上通知眼科医院的医生,前来取眼角膜。

“20天前,她又出现病危的情况,当时她拉着我的手,在我的手上写了一个‘死’字,然后用微弱的声音叮嘱我,让我一定要马上打电话给对方,以免延误最佳时机。”陈明萍的主治医生张远明回忆说,从陈明萍进医院到去世,前前后后抢救了十多次。每次在抢救中,陈明萍都要提醒他,让他注意时间。

“她首先想到的是眼角膜能不能成活,首先想到的是别人,奉献精神让我很感动。”此外,陈明萍的乐观坚强也让张远明印象深刻,“由于病情的因素,她只能坐着,不能躺下。每次查房的时候,她总是面带微笑,癌症的剧痛没有让她流一滴泪。”

9月7日上午11点过,随着医生和家属深深的一鞠躬,陈明萍捐献眼角膜手术正式进行。目前,她的眼角膜已经被带往成都储存,她的心愿终于可以了了。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刘德贵连火化遗体的费用都拿不出,凤凰山社区和江阳区红十字会正努力帮助他解决困难。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杨建均

全站热点
周至县政务服务中心开展“新常态怎么看、新理念怎么办、新战略怎么干”专题讨论

2016-09-08 09:23阅读

韦曲街道社区换届工作圆满完成

2016-09-07 17:30阅读

火车站广场管委会、新城烟草专卖局联合规范站区卷烟市场经营秩序

2016-09-07 11:10阅读

党绍鹏到临潼检查住户基础工作

2016-09-06 12:15阅读

华胥镇召开基层党建工作现场会

2016-09-05 17:03阅读

陕西省权责清单统一发布平台上线运行 可提供一站式在线服务

2016-09-04 09:30阅读

太华路街道联合公安新城分局开展大擦洗活动

2016-09-02 19:1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