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西宁9月7日电 (裴斐)7日,记者从青海省妇联获悉,截至目前,青海省已建立11所“儿童快乐家园”,其中8所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
“儿童快乐家园”公益项目于2014年设立,由全国妇联与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共同推出,目的是为进一步深化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探索农村社区关爱留守儿童的有效模式,从而在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在生活照顾、亲情关爱、安全保护、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秘书长朱锡生介绍,“儿童快乐家园”统一配置了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学习和使用的文化体育用品,还提供了包括游戏、艺术、互联网学习等多方位、综合性的服务与支持,为孩子们在学校之外又增添一个新的学习活动场所,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留守儿童校外学习、生活中面临的安全、性格孤僻、缺少交流等问题,弥补儿童情感上的缺失。
据介绍,青海省的11所“儿童快乐家园”分布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等地,其中8所在少数民族地区。截至目前,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已在中国31个省(区、市)捐建了680个“儿童快乐家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