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陕西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及摊贩管理条例》实施以来,碑林区积极提升“三小”生产经营环境,通过召开三小整治动员会组织各单位按照方案要求开展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广泛宣传,逐户登记摸底排查,树立典型引路,鼓励小餐饮、小作坊经营户加大硬件设施的改造,有效提升辖区“三小”经营环境。截至目前,已完成小餐饮经营环境改造提升420户,超额120%完成任务;小作坊经营环境改造提升12户,已完成任务100%;食品摊贩的登记备案工作也在有序进行中。通过不懈努力,辖区“三小”经营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三小”食品安全监管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加强培训,提高能力。为提高“三小”经营单位自我规范生产经营能力,碑林区多次对“三小”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答疑,面对面、手把手地讲解办理“三小”许可、备案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发放小作坊小餐饮申请书、“三小”条例及配套管理办法宣传页、病媒防治知识等相关资料。同时为了让监管人员尽快熟悉并准确掌握“三小”监管方法,碑林区多次邀请市食药局监管专家对全区食品监管人员以及100名食品安全协管员就“三小”监管进行培训,不仅加强了辖区“三小”监督管理和服务水平,而且发挥了协管员作用,让协管员能够及时发现并上报“三小”经营户中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
广泛宣传,群众参与。为提高公众和“三小”经营单位对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以及“三小”经营环境改造提升知晓率和满意度,碑林区印制“三小”宣传册4000份,文明餐桌桌贴20000张,海报4000份,开展宣传活动10余次,通过多种形式向群众普及《陕西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及摊贩管理条例》,鼓励群众参与监督,提高法律意识。
部门联合,摸清底数。为了摸清“三小”行业的实际户数、区域分布以及生产经营现状,碑林区加强部门间的联动配合,区食品药监局、区城市管理局、公安碑林分局以及街道办事处等多部门通力合作,对辖区内小吃街、食品小作坊、小餐饮以及食品摊贩进行了全面地摸底调查,建立了“三小”经营户基本信息库,为许可、备案工作摸清底数,推动“三小”综合整治提升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提前指导,便民许可。对新建、延续的“三小”经营单位,碑林区要求监管人员提前介入,积极引导,在装修之时就按照“三小”提升标准现场指导,积极跟进,优化场所布局。及时在网上公布许可条件以及工作流程,在许可受理时严格把关、细致办理,做到受理咨询服务“一口清”、发放材料“一手清”、受理审查“一次清”,确保小餐饮、小作坊许可受理审批工作规范、合法、便民、高效。同时努力畅通办事渠道,简化办事环节,优化办事程序,真正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统一改造,树立典型。为了提升“三小”经营户积极性,碑林区以典型带路,突出重点,在建国门综合市场等小作坊相对密集的区域开展动员改造工作,对“三小”经营户普遍存在的功能区域划分不明显、三防设施不全等问题统一提出整改要求,监管人员每天2-3次督促整改。通过改造,该市场小作坊的硬件设施整体改观,面貌焕然一新,为辖区“三小”经营户做出示范带头作用,同时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其它“三小”经营户积极参与示范店、示范街创建活动。
突出重点,专项整治。在摸底排查的同时,碑林区针对辖区“三小”经营特点,突出对重点区域、重点单位和重点品种的监管,开展了校园周边食品摊贩以及“五毛”食品专项整治等一系列整治活动共20余项,共出动执法人员3802人次,执法车辆1309台次,检查食品经营户2125户次,责令整改43户次,有力地打击了“三小”经营户的违法行为,稳定了食品消费市场环境。
夜市监管,探索思路。“三小”整治提升工作作为碑林区政府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尤其是进入夏季以来,夜市烧烤等“三小”经营业态进入旺季,为有效做好夜市监管工作,区委、区政府领导亲自带队,组织多街办、派出所、城管、食药监等多部门对辖区夜市食品摊贩进行督导检查,全面了解了食品摊贩监管工作情况,多部门积极推进夜市监管新模式。
借势发力,持续推进。借城市治理夏季百日攻坚行动及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之机,全区将“三小”综合整治提升工作与城市治理工作、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持续推进辖区“三小”综合整治提升各项任务,“三小”生产经营水平得到整体提升。
交流经验,共同进步。碑林区于近日迎接了延边州食品药监局对辖区“三小”整治提升工作的考察,通过听取介绍、查阅资料和讨论交流的方式,对“三小”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制度和模式进行了深入地探讨交流,共同提高了对监管工作的理解和认识,促进了双方食品监管事业的健康发展。
下一步,碑林区将进一步加大“三小”经营环境改造提升进度,力争超额完成改造提升工作目标,以典型引路,鼓励食品经营单位积极参与示范店、示范街创建活动,同时加大打击力度,坚决取缔淘汰仍未达标的“三小”经营户,全面提升辖区“三小”经营环境,全力保障辖区百姓“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