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从仁寿里甲字五号 走上工作岗位

2016-08-17 11:02  兵马俑在线

上世纪五十年代仁寿里示意图 作者制图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建国路东边有一小巷叫仁寿里,即现在的建国五巷。处于路东头的仁寿里甲字五号院,1954年夏季前曾是西北行政委员会公安局一处行政保卫科的驻地。当时的我刚刚从西北俄文专科学校毕业被分配到了这里,这是我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个单位,所以记忆深刻。

仁寿里甲字五号院面积约有五六百平米。院子坐东向西,内有南北向五排平房,西南角一个厕所,西北角是车棚和一个警犬室,南边有片不大的空地。院内没有食堂,食堂另选在院外。当时的西北行政委员会公安局一处行政保卫科有两个组:一组主管首长安全保卫工作,二组主管外宾的安全保卫工作。我被分到二组做苏联专家的保卫工作。这年秋季大区撤销后,该科便成为陕西省公安厅一处(行政保卫处),工作人员的待遇由供给制变为薪金制。这个院子虽小,却满足了我们数十号人的办公和生活需要。平日里除了几个行政人员外,其余的人几乎全在外面工作,所以院内显得有些冷清。

因为工作比较特殊,国家给配备了一辆中吉普,一辆小吉普,一辆三轮摩托车(全是缴获的)和刚从捷克进口的八九辆两轮摩托车。处里的工作人员除几个主要领导外,多半都是初出茅庐的小伙子。业务上虽然不是行家里手,没有什么经验和专门培训,但他们都是积极好学、能闯肯干的热血青年。他们在新中国建设事业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有的还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在一个周末的深夜,一位同事被派到人民大厦工作到午夜,出外夜餐时却出了大事(那时国家规定,工作到晚上十二点以后给发三毛钱的夜餐补助)。他骑着摩托车,后面还带着一个人,到北大街去吃馄饨。一出人民大厦,摩托车呼啸而去,却没发现新城广场马路上挖了一条横沟,车子一下翻倒了,他一头撞到马路沿上,搭车的人一头钻进路边草丛。正当深夜,光暗人稀,后来一位蹬三轮的师傅看见一辆摩托车翻倒在地,还在咕咚咕咚地响,却没见人。他向四周查找,发现了躺在地上的他们,急速把他们送往中心医院进行抢救。我的这个同事脑伤严重,无法挽救,没等到天亮就去世了,那个搭车的人被摔成了脑震荡。

因为工作需要,主管外宾保卫工作的人员需要说俄语,为了提高同事们说俄语的能力,处里让我给他们教俄语。大家学得很快,通过短时间的学习,基本上能应对工作。

1955年我国曾发生了一起轰动全国的特大诈骗案,著名作家老舍为此还写了一部长篇小说《西望长安》,这个案子前前后后主要都是我们处经办的。罪犯叫李万铭,安康人。他从安康骗到武功农学院,又骗到中央要害部门。他这样骗了学位,骗了高职,又骗了婚姻,最后骗到西安时露了马脚,被当时的省委书记张德生识破了。被抓后先扣押在人民大厦,后又转遣到仁寿里甲字五号。在这里羁押一个多星期后,由我们处派专人押送到北京公安部审理结案,李万铭后来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

当时由于治安的需要,有时我们执行任务时,车队轰鸣穿梭在大街小巷,显得好不威风,老百姓见了叫好称快,坏人见了胆战心惊,真的起到了扶正压邪的作用。

仁寿里现已改名为建国五巷,甲字五号院后来一度为省委幼儿园,现在是省委的家属院。院外的低土墙已是砖砌高墙,院内的平房已变成了耸立的楼房,原来的面貌全没了。

(2016年8月14日《西安晚报》11版)

全站热点
未央区投资公司签订重大项目廉政合同

2016-08-17 09:52阅读

交通运输局开展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2016-08-16 20:13阅读

临潼区环卫站开展夏日送清凉活动

2016-08-16 12:15阅读

陕西省“传承经典·共筑梦想”夏令营在长安启动

2016-08-15 18:30阅读

淳化县人大和文物旅游局考察蓝田乡村旅游

2016-08-15 09:00阅读

阎良 全力以赴 创造和谐优美人居环境

2016-08-13 08:24阅读

省环保厅、市环保局对秦岭北麓长安区疑似采矿点位进行核查

2016-08-12 11:3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