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高级农艺师武立朋(左四)为果农讲解果园栽培管理技术
陕西省周至县骆峪镇串草坡村位于秦岭腹地,省级贫困片区。全村共73户,贫困户34户,几乎占到全村人口的一半!多年来,由于地广人稀、住户分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劳动力缺乏加上气候、土壤、园区管理松散等因素,栽种了6年的400多亩核桃树一直不见挂果,成为老百姓的心病。
日前,周至县科技局局长宋群昌、副局长邵满良、纪检组长谭有泉、办公室主任张鑫一行协同西安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张创新、副主任郝剑,周至县林业工作站站长张兴甲,周至县杂果专家高级农艺师武立朋等,驱车2个多小时来到了周至县科技局定点帮扶村串草坡村,专门为村民种植核桃树进行技术指导。
山路沿着河道蜿蜒崎岖,一路颠簸。路边零星分散着几户人家。见到串草坡村驻村第一书记田伍根和村主任唐来友的时候,这2位朴实的山里汉子热情的邀请市、县领导及专家们落座休息。领导及专家们婉言谢绝了他们的好意,直接奔赴村民的核桃地里,对核桃树进行“望问切问”。
现年46岁的串草坡村贫困户杨宝林对记者说道:“我家里有3口人。父亲74岁,已无法参加劳动,母亲65岁,腿有残疾。住在两间土房里,家里主要靠种植核桃树和我在外面打零工来维持生活。现在双亲年纪大了,我也不敢外出打工了,想搞养殖但缺乏资金。科技局根据我家的实际情况,为我家制定出以种植核桃为主养殖家畜为辅的脱贫政策来。前不久又给我家送来了两头小猪,今天又带专家解决核桃树不挂果的问题,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
57岁的贫困户彭效斌告诉记者:“家里只有我和同岁的妻子2人,由于没有文化与技术,平时主要靠打零工维持生活。现在年纪大了,也越来越难找到工作了,生活更加困苦不堪了。县科技局定点帮扶我们村以来,先后6次来到我家,了解实际情况,为我制定出家庭养殖的方案来。每次来都给我带来专家、资金、政策和生活生产资料等。7月份更是为村里第一批包括我家在内的12户适合养殖的贫困户每户送来两头小猪,为4户适合养殖土蜂的贫困户每户送去四箱土蜂,今天又带着市、县林业推广中心的领导和专家,为我们种植的核桃进行专业的诊断和指导,真是太感谢县科技局的帮助了,让我们的生活重新又燃起了希望。”
经过2个多小时的走访、采样、查看和诊断,专家们现场为果农们讲解了核桃树田间管理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知识,分析总结了没有挂果的原因,并制定了接穗换头,安装太阳能杀虫灯,喷施农药等一系列方案,并向周至县科技局提出了技术、资金支持要求。科技局局长宋群昌当场表示,按照专家们所提出的方案,他们将积极联系相关部门,确保科技帮扶工作顺利进行。
据了解,自周至县科技局按照扶贫办要求,分析串草坡村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明确帮扶责任、落实帮扶措施,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解决贫困群众基本生活、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解决困难群众就业问题、加强贫困户能力提升、继续加强环境综合整治等可实现贫困户脱贫目标的一户一策的精准扶贫政策以来,串草坡村生态、卫生条件明显改善,村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脱贫致富信心更加充足。为此,该局专门成了扶贫工作小组,力争用3年时间完成全面脱贫目标,最终带领全村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