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在各村(社区)安装社区管理服务牌,公开“两委会”及相关负责人信息,明确工作职责,完善村(社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对辖区困难群众、独居老人等重点群众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
二是加强和提升城市低保、困难家庭学生救助等各项救助工作,积极开展就业再就业帮扶、资金帮扶、医疗扶助、公共保障性住房等工作,组建特色志愿者队伍,构建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救助体系。
三是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健全社区文化活动室功能,组织开展和参与各类主题文化系列活动,象棋比赛、观看主题电影等,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