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记者 沈谦)8月4日,记者在省工信厅获悉,陕西省大数据产业建设在全国起步早,规划细,特色鲜明,目前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建设速度走在全国前列。沣西大数据产业基地已吸引9大部委、4大运营商的数据中心“安家落户”,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聚集效应,以美林数据、时代运筹、银河数据、西部资信、万盛达、云基华海等为代表的本土大数据企业开始崛起。以政策融合、数据融合、技术融合为标志的咸阳城市信息融合示范成为全国标杆。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陕西省大数据产业建设,对产业发展进行了科学的规划与部署。打造了七位一体的产业发展体系,即:基地(园区)+行业云+大数据交易所+产业基金+产业研究院+产业联盟+培训中心”八位一体的大数据产业发展格局,使产业发展有了坚实的依托。这其中,基地指西咸大数据产业基地,园区指各市根据各自特点建设的大数据产业园区,目前延安新区大数据产业园发展较快,其重点是数据存储。
发展大数据产业的核心是拥有强大的数据流,而其重点是建数据平台、建数据源。对此,陕西省积极进行技术构架:目前,省级政府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已完成设计,并启动建设。预计今年年底一期建成投用。省级政府数据交换大厅、社会数据服务大厅(位于沣西管委会)已装修完成,近期将投入使用。《陕西省政府数据管理办法》正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组织编制了秦云工程、城市信息融合、大数据应用示范等3类共23个技术规范及方案,其中《陕西省城市信息融合技术规范》已发布。
同时,陕西省大数据的数据源建设也快速跟进。首先是打造政府数据。通过秦云工程(1+N云工程)实施,促进政府数据持续供给。3月份,组织召开了秦云工程启动会,编制完成总体方案。同时打造城市数据。推广咸阳城市信息融合经验,保障城市数据持续供给。另外还打造社区数据。编制了社区数据采集相关技术规范,推动省广电网络牵头组建社区云平台公司。打造企业数据。通过陕西工业云,建设企业数据采集体系,持续供给全省工业大数据,实时展示工业经济运行并提供辅助决策。打造金融数据。由省金控集团牵头秦农银行等编制了陕西金融云建设方案。
陕西省狠抓大数据示范工程,目前秦云工程、城市信息融合工程稳步推进。在大数据应用示范工程方面,省上编制了工业运行、科技资源、电子口岸、杨凌农业、时空信息、城市信息融合、气象、城市运行等8类属性数据示范应用方案,并在6月正式发布。在产业基地工程方面,中国西安气象大数据应用中心已在沣西完成选址工作。百度西部数据中心、京东西北数据中心项目已进行了多轮接洽。省工信厅与华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总投资4亿元的华为企业云陕西节点正式落地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