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间, 时间绽放。五十年沧海桑田, 在历史长河中不过是一瞬间。但对一个地区的发展而言, 五十年, 足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五十年, 是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由弱变强, 不断发展壮大的五十年;五十年, 是阎良人解放思想、 乘风破浪、 共谋发展, 把阎良打造成中国航空城的五十年;
五十年, 是阎良魂生生不息、 代代传承、 历久弥新, 不断创造辉煌的五十年。
回眸五十年来阎良区的发展轨迹,那一幕幕波澜壮阔的恢弘画卷, 那一个个荡气回肠的响亮音符, 汇聚成气势雄浑的壮丽史诗!
第一部分 破茧成蝶
阎良地处渭河之滨, 距西安市50公里, 总面积244平方公里, 辖2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 总人口28.66万。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在这里铸鼎以安天下; 秦孝公在此启用商鞅, 变法图强, 为秦一统六国奠基; 楚汉相争, 刘邦雄踞此地四载, 创立大汉基业……两千多年来, 先辈们创造了阎良区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物质文明。
往事越千年, 历史又一次将重担委任于阎良。1958年, 国家航空项目172厂在此布点, 一破土就孕育着飞天起舞的基因;1966年, 一代伟人邓小平来此考察, 指示阎良设区。50年来, 江泽民、胡锦涛、 温家宝先后莅临阎良区, 送来了殷切关怀和谆谆嘱托。
东风唤来满目春。建区50年, 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风雨历程, 经过数以万计的建设者励精图治、 顽强拼搏,经历了 “工人镇” 、 “飞机城” 、 “航空城”三期蝶变, 阎良区一步步发展成为今天享誉海内外的集飞机设计研发、 生产制造、 试飞鉴定、 科研教学、 旅游体验、 交流会展于一体的中国航空城。
经济稳中有进
发展势头 “步步高”
50年后的阎良, 从一个经济水平落后的渭北小镇一跃成为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6%的快速发展区, 实现了经济总量和质量双提升。
这里, 在 “十二五” 短短的五年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6%, 达到191.85亿元, 比2010年增长0.91倍;这里,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 全区经济实力不断壮大;这里,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2927元增长到40533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8969元增长到18572元, 百姓幸福生活指数不断攀升;
还是在这里, 电子商务、 咨询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态迅速发展, 以航空科技馆、 功勋飞机展等为特色的航空科技旅游吸引了众多航空爱好者, 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2.82亿元, 三次产业占比日趋调整, 呈现 “一降二增三调” 的特点。
“十二五” 期间, 阎良区区工业立区成绩明显,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中航飞机公司启动运营, 新舟700项目推进顺利, 小鹰700、 新舟60实现量产, 投资6亿元的中铁二十局高端设备制造项目投产运行……强有力的数字无不说明阎良区的经济发展实现了稳步推进, 综合实力已经迈上了新台阶。
城镇建设显成效
城市面貌 “日日新”
居住在阎良的人们是舒适的。这里交通便利, 西韩、 咸铜、 西延铁路线交汇区内, 京昆高速连通南北,5条省级公路通向八方。辐射渭北连接西安的路网建设取得新突破, 阎富连接线工程加快实施, 西阎二级路通车, 客运站投入运营, 城际铁路、 西阎快速干道项目开展前期工作, 通达能力进一步提高, “半小时经济圈” 早已成为现实。
这里河畅水清、 鱼穿碧波, 岸柳垂垂, 树木成林……经过治理的石川河阎良城区示范段波光粼粼、 蔚为壮美, 为阎良人民再现了记忆中 “旭景平浮, 绿摇翠幌” 的石川河, 实现了从断流河到生态景观河的蝶变。
“十二五” 期间, 阎良区城北集中供热中心、 天然气入阎复线等一大批城市基础设施重点项目陆续建成; 完成城区供水管网扩建与改造, 建成城区供水新配水厂; 新建110千伏变电站3座, 新增配电变压器30台……供水、 供电、 供气实现了全面保障。 “别看我们阎良地方不大,可生活在这里, 特别安心舒适。 ” 随着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越来越多的市民感受到城镇建设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而一张漂亮的成绩单才刚刚展开。关山省级重点示范镇累计实施各类项目66个, 完成投资14.2亿元, 升格为国家级重点镇;
关山、 武屯镇区供水工程顺利推进, 天然气实现镇街驻地全覆盖, 阎良区成为 “气化陕西示范区” ;新兴美丽乡村建设形象初显, 被列为省级农村人居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镇街;
建成新农村重点村73个, 新建改造县乡公路82公里、 通村公路64.5公里, 在全省率先实现 “四改五通五化” 全覆盖;建成新型农村标准化社区8个, 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12个, 司法、 民政、 卫生、 文体等实现 “家门口” 一站式服务,阎良区被列入国家级发展改革试点城区、 省级新型城镇化试点区……
“生态” “绿色” 是法宝
农业发展 “节节升”
小康不小康, 关键看老乡。
作为一个涉农区县, 阎良区紧紧围绕都市型现代农业主题, 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省现代农业园建设示范区、 西安都市农业示范区为目标, 大力实施园区带动战略, 相继制定并出台了《阎良区强农惠农资金管理办法》 等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措施和方案, 有力的促进了全区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生态” “绿色” 理念是阎良区农业发展的法宝。2015年, 阎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试点单位, 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顺利通过 “双认证” 。
如今, 以 “阎良甜瓜” 为代表的绿色、 无公害农产品打响了明星品牌, 注册鲜活农产品品牌27个, 申报省市名牌产品5个, 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2个, 中华名果1个。其中, “阎良甜瓜” 相继荣获全国十佳农产品、 国家级绿色食品、 杨凌农高会 “后稷奖” 等多项荣誉,阎良区荣获中国绿色生态甜瓜十强区称号, 产品畅销国内28个省、 市、 自治区和俄罗斯、 朝鲜及东盟各国。
农业规模实现了 “三个第一” 。相继建成全国最大的早春优质甜瓜基地、 国家级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 全市最大的菜篮子供应基地、 万头奶牛养殖基地、 万只奶山羊养殖基地、 万头生猪养殖基地、 万亩优质杂果基地。截止 “十二五” 末, 全区设施农业的规模位居全市第一, 成为全市第一个十万亩设施农业板块基地; 全区万亩基地、 千亩精品示范园数量和面积均居全市第一。成功创建农业部标准园1个、 省级示范园4个、 市级示范园11个、 区级示范园13个, 设施农业发展成为省市的一面旗帜。
军民融合共发展
航空事业 “杠杠的”
大飞机带来大机遇, 大机遇促进大发展, 阎良正加速向丝绸之路经济带航空产业中心跨越奋进。
西飞公司研制生产了30余种型号的军民用飞机,2007年起营业收入连续四年超过100亿元; 航空基地注册企业达到300多家, 特色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一飞院成功研制了 “运七” 、 “飞豹” 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多个机型; 试飞院相继完成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验证试飞任务。航空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成功举办三届中国国际通用航空大会, 通航产业发展的 “西安模式” 被业界认可。航空产业基金做大做强。母基金规模为5亿元的陕西渭北航空产业基金正式设立, 重点投向航空科技企业加速器、 通航产业试点园区建设、4万吨模锻液压机配套项目等创新服务平台和产业化项目。
航空产业项目进展顺利。目前, 新舟700支线飞机项目落户阎良, 陕西航空产业发展集团参股10亿元支持项目建设。航空大世界项目已列为2015年西安市重点项目,2016年展示中心将对外开放。南车轨道交通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20亿元, 建成后将实现每年600辆轨道交通车辆新造维修产能。
现代服务保民生
幸福生活 “美美滴”
什么是幸福?
答案在一组组数字里, 一项项指标中。归根结底, 在人民生活里, 在百姓感受中。
建区五十年来, 阎良区社会保障能力日益提升,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群众普遍关心的就业、 医疗、 教育等问题被逐步解决。
公共服务更加均衡优质。十二五期间, 新建、 改扩建标准化学校27所、 幼儿园17所,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8.2%、58.6%, 成功创建全国 “两基” 工作先进区、 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和陕西省教育强区。在全省率先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改扩建区人民医院,新建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支持一四一医院迁建, 三级医疗一体化初见成效, 有效缓解了看病难、 看病贵的问题。
社会保障更加扎实有力。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西北地区最高标准化养老中心建成投用。因地制宜开展殡葬改革, 成为全国示范。公共文化投入不断加大, 文体中心建成投用。建成第一个区属消防站。全区无较大事故发生。
社会管理更加和谐有序。政府推动、 部门联动、 企业主动、 社会互动的质量共治格局初步形成, 农产品监管安全网络和质量追溯体系基本建成,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全面完成, 成功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县和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 “两率一度” 多年位居省市前列。
第二部分 振翅雄飞
负重剑, 行长路, 成大器。背负光荣与梦想, 历经波折与艰辛。峥嵘50年间, 阎良区已经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中国航空城, 成为集飞机设计研发、 生产制造、试飞鉴定、 科研教学于一体的丝绸之路经济带航空产业中心。
阎良巨变, 传奇续写!站在 “十三五” 开局的新关口, 阎良区再度提出自身谋变的五年规划。脚踏实地、 勤勤恳恳的阎良人紧跟时代步伐, 乘势而上, 不遗余力向着梦想奔跑!
富强梦
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发展才是硬道理。
如果说对未来的向往是五彩缤纷的梦想, 经济富强, 无疑是最坚定有力的梦想。
阎良区立足航空+原则, 依托航空产业优势, 以把航空产业及相关产业做大做强为目标, 大力推进航空产业与旅游业、 互联网、 服务业、 金融业、 农业的互动发展。并以错位发展突破空间限制,积极拓展与临潼、 富平等周边地区区域合作领域, 推动高技术与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带阎良航空产业组团的不断壮大,打造阎富临增长极, 形成陕西次区域增长板块。
创新是驱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按照 《西安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实施方案》 的要求, 阎良区 “十三五” 期间将积极打造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新经济引擎, 充分整合航空科技资源优势,以航空及关联产业的创新发展为带动,提升综合科技实力,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 实现新技术、 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在产业结构上, 阎良区构建 “123” 产业发展体系, 着力形成以航空产业为支柱, 以先进制造业与新兴产业为主导,以旅游业、 都市农业 (农副产品加工业) 、 商贸物流为潜力产业的 “123” 产业体系, 按照 “一产提质、 二产做强、 三产突破” 的要求, 从供给侧发力, 优化产业结构、 壮大产业规模、 提升产业层次, 有序推进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发展, 催生经济发展新业态。积极接应主城辐射, 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 全力服务保障驻区单位发展, 形成具有阎良特色和优势的产业体系。到2020年, 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数将达到100家, 工业总产值达到600亿元,年均增速12%以上; 新区商圈构建基本成型, 航空旅游业快速发展, 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00亿元以上, 年均增速10%以上; 农业发展提质增效, 农业总产值达到42亿元, 年均增速3%以上。
航空梦
建设中国航空城
天空是辽阔的。
雄姿英发的飞机略过穹宇, 承载着阎良人的航空梦, 更承载着阎良人博大的胸襟, 向着更远的天空, 起飞!未来五年, 阎良区将着力构建现代航空工业产业体系, 增强开放性、 国际性,提升竞争力, 最终建成航空产业优势突出、 城市配套功能完善、 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足的中国航空城。
产业定位犹如飞机的 “两翼” , 在
未来的蓝图上书写着阎良的航空梦想。产业定位上, 阎良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航空产业中心。从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 建设大西安的战略高度, 审视、 谋划和推进阎良区航空产业发展, 构建更具开放性、 国际性和竞争力的航空产业发展体系, 打造中国支线民用客机生产基地, 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作出贡献。
不久的将来, 阎良区将打造中国通用航空产业高地、 中国航空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基地。依托航空产业基地建设, 聚集一批全球知名航空企业, 发展以大型飞机、 支线飞机、 通用飞机整机制造、 航空零部件制造、 专用装备制造为重点的航空制造业, 以航空大部件、 航空材料、 机载系统生产、航空配套等为重点的航空配套业, 形成全国最大的航空产业集群, 引领全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
同 时 , 以 中 国(西安) 航空文化旅游度假区建设为带动, 深化航空主题,加快航空特色旅游开发,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 建成中国航空文化旅游目的地, 加快形成通用航空、 航空制造业及其配套产业集群。
腾飞梦
率先建成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副中心城市以人为本、 以产兴城、 以城促产、 宜居宜业的国际化大都市副中心城市, 是阎良区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
阎良区将发展融入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总体发展规划, 主动承接西安主城区人口、 产业转移, 科学规划建设规模,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标准, 加快完善城市功能, 提升航空产业综合承载能力, 实现教育、 医疗、 文化、 体育等服务高位均衡发展, 大幅提高社会事业发展水平,积极推进新型社区、 商业综合体建设,在产业特色、 城市功能和景观特征等方面形成与大都市主副互补、 分工协作、相互支撑的发展格局, 率先建成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副中心城市。
不久的将来, “四区” 联动的发展布局将日益清晰。城市中部都市商务生活区、 南部航空产业聚集区、 北部航空科技与生态休闲旅游区、 东部统筹城乡重点发展区。
一个城乡经济、 社会、 政治、 生态等均衡发展的和谐新区展现在我们面前。到2020年, 全区城镇化水平和质量明显提升, 城镇格局更加优化, 城镇生活和谐宜人, 实现教育、 医疗、 卫生、 文化、 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小康梦
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这是一幅日益清晰的民生图景: 学有所教、 劳有所得、 病有所医、 老有所养、 住有所居……为了让小康愿景完整而真切地实现于百姓生活圈, “十三五”期间, 阎良区范围更大、 覆盖更广, 水平更高的民生保障系统将亲密地与百姓的日常生活握手拥抱。
“民生不仅事关民众的基本生活质量, 而且事关社会公正、 社会安全以及经济内需拉动等重大事项。 ” , 阎良区 “十三五” 期间必将更加坚定地攻坚克难,更好的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 就业、 收入、 社保、 医疗卫生、 食品安全等问题, 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 更公平、 更实在地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
未来五年, 阎良区将加快科技事业发展, 通过支持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行动,推动阎良区高新技术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大力推进教育公平。加快城乡一体化教育发展机制, 全面完成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和标准化建设, 保障人人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
深化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重视家庭文明建设, 讲好阎良故事, 大力弘扬航空精神和创新精神, 涵养文化基因, 构建1+N群主体式传播方式, 唱响主旋律, 传播正能量。
推进健康阎良, 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 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水平。
“15分钟健康服务圈” 更加优质、 高效、便捷, 区内就诊率力争达到90%以上。确保 “舌尖上的安全” 。深入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 加快粮食库信息建设,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优化管理, 努力实现食品药品从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的全程监管, 重点做好 “示范店” 、 “放心粮油店” 的创建工作。星河耿耿, 银汉迢迢, 在历史的海洋里, 千回百转, 千淘万漉, 奔涌的是那经验的智慧泛起的不尽浪花。阎良人五十年如一日激情地工作、 理智地决断、 冷静的实施。他们以山的坚韧, 水的灵动, 土的质朴, 火的热烈, 让老百姓的幸福生活在这片厚土上生根发芽、 落地开花。
中国航空城披荆斩棘, 足迹难忘;中国航空城赤诚拼搏, 日月可鉴;中国航空城励精图治, 成果斐然;中国航空城厚积薄发, 信心满怀。回顾是为了更好地铭记, 当五十载辉煌已成为历史, 未来的光辉旅程才刚刚开启。
积极打造中国航空城的阎良, 起点会更高, 责任会更大, 愿景会更好。展望未来, 美好可期。我们相信,阎良区将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攻坚克难、乘势而上, 在未来5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 书写阎良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