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端)前不久的一天上午,家住广济小区的王阿姨准时到南广济街社区服务中心领取爱心馒头,“我都领了好几个月了。每个礼拜三都给小区里的老年人发两袋爱菊馒头。”
问到馒头谁发的?“知道是一家爱心企业,也没有留过姓名。”碑林区社会事务与社会福利科科长田新社说,“企业通过区民政局联系了辖区内5个社区,每周为500位老人每人免费送两袋馒头。有时也送盐啊、蔬菜啊、洗衣粉这些生活日用品。”
馒头虽小,但老人们都感到心里暖和,“总是有好心人关心我们,又不留名不留姓,让我们感到自己老了老了一点都没被社会嫌弃。”记者试图通过碑林区民政局联系爱心企业,被婉言谢绝。“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投身到助老慈善事业。”田新社说,“这说明我们的社会在进步,人们对养老事业也越来越关注。”
(2016年8月1日《西安日报》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