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下午5时06分,位于西安市小寨赛格门口的公安雁塔分局小寨路派出所赛格警务站里,刚刚处理完一起报警回来的40岁民警王琦倒了一杯水,准备晾温了再喝。这时,警务站接到附近一商场负一层F区一店主胡女士报案,称自己的手机被偷了。
警务站配有小冰箱和微波炉
但一般都想不起来用
王琦的水还没喝进嘴,立即准备再次出警。他检查了身上的警用装备,确认无误后,带领一名辅警奔赴现场。
报警人的电话没人接听,他一边继续拨着,一边在其他店面询问。到达现场后,他先查看店内的摄像头,了解到店内摄像头商家并未打开,而店门口就是商场的通道,那儿的摄像头正常运转。
王琦了解到,胡女士是店主的妹妹,当日帮忙看店。下午5时许,店内有3名顾客,胡女士怀疑她的手机是被第二个顾客偷走的。那是一名提着一个大包裹、穿白色上衣的中年女士,她进来后把包裹放在胡女士的手机旁,然后拿着一个不能使用自拍杆的手机说要买自拍杆。她走后,手机就不见了。
了解完案情后,王琦安排同行的辅警带胡女士去派出所做笔录。
王琦说,像这种案件,除非现场有明确的嫌疑人、明确的犯罪痕迹,警务站一般只做前期处理,并将报案者带回派出所做进一步处理。
5时47分,王琦回到警务站。他拿起杯子,终于有时间喝一口水了。这时,其他同事招呼他吃饭。警务站的一角,放着派出所同事送来的晚餐,这是所里食堂的伙食,主要是馒头、稀饭和简单的菜。这个警务室平均每天接处警20起左右,踩不上饭点是常事。有时间吃的时候,饭菜基本上已经凉了,虽然警务站配有小冰箱和微波炉,但一般大家也经常想不起来用。
有群众遇事就报警
赛格警务站是2015年1月1日开始启动的西安街头68个警务站里的一个。和其他警务站一样,每个警务处理完后,会将处置情况上传至西安市公安局110接处警系统,这样,市局和分局就能及时掌握处置情况。这个警务站平时采用4班3运转模式,每个班都是8个小时,每个班都有3名民警、3名辅警,6人分为巡逻、出警和值守3个小组。
吃完饭后,王琦刚坐下没几分钟,一名男子拿着手机冲进警务站把手机交给王琦。电话中有人喊:你朋友现在在我们手里,你赶紧把钱转过来,我这边有4个吸毒的朋友,再不转钱,你就别想见到你朋友!
王琦听完后把手机挂了,问这名男子是不是在网上买东西了,男子说是朋友在网上买了二手电动车。王琦立刻判断这是一起近期常见的电信诈骗案,男子的朋友应该没事。王琦要男子在警务站等着,过一会儿就可以联系他朋友了。果然,5分钟后,男子的朋友打来电话,说自己没事,正在附近闲逛。
晚上7时至8时这个时间段,没有接到和小寨辖区有关的报警,几个报警都是其他派出所的,警务站均及时进行了转接。有警出警,没警待命。这对警务站民警来说也是常态。王琦说,日常接到的报警里,大约三分之二都是求助和咨询,他们还遇到过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报警,有市民反复询问,如果我丢了两万块钱,我应该怎么办?这几天,有一位年长的女士天天出来买菜,买完菜走到路口就打电话报警,要求民警送她回家。王琦认为,遇事就报警的行为,是对警务资源的一种不合理占用。
警务站拉近公安与市民的距离
从下午5时到晚上10时,华商报记者一直蹲守在警务站里,观察着警务站民警出警,处理报警。
记者发现,在各种报警里面,很多事情其实并不是真正需要民警处理,比如问路的、借手机打电话的、拿着假钞要帮忙辨认的
我们专门制作有引路牌和公交线路图放在警务站门口,不过对于群众的每一次求助,我们都会耐心去解答,毕竟我们就在街头,距离群众最近,群众找到我们,也是对我们的信任。王琦说。
虽然警务站民警的工作繁琐,但提到自己的工作,民警们还是很自豪。警务站的建立,达到了屯警于民的目的,拉近了公安与市民的距离,出警方便了,出警效率也大大提高,处理案件更加快捷,这对犯罪分子是一个很大的震慑,自警务站建立以来,小寨附近的犯罪率大幅下降。
王琦还说,市民要想了解案件的情况,可以关注小寨路派出所的微博,里面有派出所破获的所有案件的情况,他们小寨路派出所民警都把派出所的微博当成自己的日记本和朋友圈,每天写每天发,等将来退休时要经常翻看,也算是对自己从警生活的一种记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