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林区教育局召开深化大学区管理制改革,建立“精准帮扶型大学区”工作推进会。
推进区域教育一体化,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既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根本要求,更是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近日,碑林教育局党委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中学9个大学区的基础上,先行试点5个“精准帮扶型大学区”建设,尝试在教育教研、教师交流、校园文化等方面使被帮扶学校迎头赶上,以“精准帮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自“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开展以来,碑林区教育局党委设立“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协调小组,建立局领导班子成员联系点,搭建学习交流平台,配发学习资料,开设学习专栏,编发学习简报。运用电子屏幕、宣传专栏、官方微信等渠道及时推送学习内容,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为了促进学做同步,碑林教育局党委通过组织“两学一做”知识测试,举办“两学一做”暨“五大理念引方向·绘就教育新蓝图”宣讲比赛,开展了两次专题研讨。召开纪念建党95周年暨七一表彰大会,表彰了117名优秀共产党员、2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16个先进基层党组织。组织党员赴革命圣地开展“重温历史,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主题党日活动。
碑林区教育局党委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与促进教育发展结合起来,出台《关于深化大学区管理制改革,建立“精准帮扶型大学区”的实施办法》,先行试点5个“精准帮扶型大学区”建设,由市三中帮扶市九十中、市二十六中帮扶市九十三中、铁一中帮扶市十二中、西大附中帮扶市五中、西工大附中帮扶市八十二中,在教育教研、教师交流、生源建设、校园文化提升等方面实现“以优帮弱”“促优补短”,形成碑林义务段初中教育协调、优质发展的局面。
碑林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何文表示,建立精准帮扶型大学区就是践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的具体体现。今年以来,局党委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抓方向、促改革,抓制度、强班子,抓基层、转作风,构建了充满活力的党建工作新机制,凝聚了内涵发展的强大动力,全面提升了教育的整体水平,实现了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教育发展。下一步局党委还要将“精准帮扶型大学区”建设推进情况和提升成效纳入学校和大学区年度工作考核量化体系,作为局党委对各校年终目标考核和大学区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重要指标,并在年度综合考评和教育教学考评中予以加分。之后,我们将在积极探索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形成成熟有效的帮扶模式,在全区范围内推广。
记者获悉,碑林区这五个“精准帮扶型大学区”的建设,拉开了大学区管理改革转型升级的序幕,今后,碑林区将在现有大学区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学区长学校的优势和成员校的短板,因校施策,在教育教研、教师交流、生源建设、校园文化提升等方面实现“以优帮弱”“促优补短”。各学校将在大学区框架下探索“集团化办学”“一校多点”“一长多校”“校区型大学区”等形式多样的帮扶模式,推动碑林区教育均衡发展。
(2016年7月22日《西安日报》特刊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