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阎良 关中最大的山东移民村谭家村里看家风

2016-07-24 08:04  兵马俑在线

来源:陕西农村网

刚走进环线路边的谭家村,郁郁葱葱的塔松旁,青砖白墙的碑上,“坚韧勤劳、朴实肯干、善于学习、勇于进取、团结自强、好爽仗义……”谭家村简介中这行红色的字显得很是醒目。

作为关中最大的山东移民村,百年历史,如今村中4千余村民,在4.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用一种最朴实的家风家训,演绎并传递者着最祥和的“感动”。7月14日,记者走基层阎良区,讲述关中最大的山东移民村谭家村家风家训背后的“故事”。

村道边的皂角树上一掌长的皂角挂在树梢,随风轻摇动,绿化用的小叶篱被修剪得整整齐齐……正值盛夏,干净整洁的谭家村让人倍增好感。

68岁马学文和小他2岁的妻子孙秀琴,正在院子中收拾花草,一条小黄狗活蹦乱跳地在他们周围窜来窜去,兴奋异常。作为上门女婿,马学文数十年来,和妻子一起精心照料了3位老人,直到82岁的奶奶、95岁的爷爷,和87岁的父亲相继安详地离世。

安葬的时候,夫妻俩商量,没有请“鬼子”(当地人称葬礼上的乐队)吹吹打打大张旗鼓,他们认为在世的时候一定要对老人好就行,过世后一切就应该从简!“活着不孝,死了胡闹,这是作秀呢,给别人看的!”孙秀琴说,她只要问心无愧,从来没在乎村民们会怎么说。

尽管2012年的时候马学文被评为当地十大孝子之一,但是他还是一个劲地告诉记者,自己没有妻子做的好,父亲脑萎缩后大小便失禁,临终前的一个月更是躺在床上不能动弹,很多时候都是孙秀琴忙前忙后贴身照料,晚上睡得时候怕父亲掉下来,孙秀琴都是坐在床边,随时伺候。“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不识字的孙秀琴并不懂这句话的意思,但是提起丈夫自己开车,带着村里的老人外出旅游,她也是很理解和骄傲的。

在农村八九十岁的的老人吃了一辈子“苦”,没出过远门,深有体会的马学文从2008年开始,有着30多年驾龄的他,每年都会自己开车,带村里的老人外出旅游。“去北京,回山东老家寻根……”做这些马学文从来都不收钱。

大学毕业的三个孩子都已经成家立业,马学文和妻子觉得最大的欣慰就是孩子从小都很听话和争气。“三个孩子从小就没有吵过架,有什么吃的都是互相让呢!”说这话的时候,孙秀琴是满脸的幸福。

39岁的石磊自从大学毕业后,回到自己家的服装厂里工作后,有一种最深刻的感受——他的工作和生活完全是在一起的。和同龄人比起来,他没有“玩”的时间,所以也没有时间参加同学聚会。石磊印象最深的就是,父亲创业的时候每次去西安送货,饭都不舍得花钱在西安吃,每次都是晚上回到家后再吃。“小时候,一起来就看到爸爸妈妈都在忙碌中,我睡了,他们还在忙碌。”

1978年的时候,有着裁缝手艺的母亲开始在西安康复路卖自己做的童装,父亲帮忙进布料、拉货,一家人的生活是忙忙碌碌。父亲石卫卫觉得这是一个劳动密集性的行业,挣的就是一个辛苦钱,西安阎良的奔波,冬天那是两头不见太阳。

“我们山东人都挺勤劳也能吃苦的!”60岁的石卫卫回忆这一路创业打拼的历程,并不觉得“苦”。对比他的父辈们在生产队人工打井的日子,觉得幸福多了。“我小时候还用镰刀割过麦子呢,从这头一直猫着腰割到那头,一起身,两眼真的都是花的。”

从最初的8个人,发展到有60多名工人,谭家村里的这个童装厂,还带动了周边一些小的童装厂,解决了当地很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干的好的妇女每个月在这个厂里可以拿到六千多元的工资。石卫卫把厂子交给儿子管理也有6年的时间了,他唯一常提醒儿子的就是这句话,如何让工人们在这个厂里能更多的得到实实在在得实惠。

午饭后,赵功建把自己正在上初三的孙子赵天琦叫到身边,爷孙俩没事聊聊天,赵功建最爱叮嘱孙子的就是好好学习,别再学校和同学闹矛盾和顶撞老师,要热心帮助别人。聊完,赵功建又走到店门口把所有的石材摆放整齐,在他眼里要村里干净,那家家户户首先要把自家门前卫生也收拾干净,不能乱堆乱放。

谁家有事我都去,68岁的赵功建,在谭家村是个有名的“热心肠”,特别是在红白喜事上,作为“账房先生”都会有他的身影,就是凭着极高的“微望”,老赵在村里的口碑特别好。有村民说,就从来没有见过赵功建和别人争长论短。

1969年当兵,1971年入党,赵功建说,他的人生经历没有什么大起大落,当兵的日子,觉得最大的收获就是锻炼了“意志力”和“正义感”以至于就是到了已近古稀的年纪,面对坏人坏事,都是仗义执言。“如果遇到不合理的事情退缩不敢说,就说明自己的觉悟还没有到一定的水平和和高度。”热情地给记者倒上茶,聊起天来赵功建都是标准的军人坐姿,老人一直觉得一言一行要有规矩。

从小就喜欢书法、绘画、石刻!”凭借自己这种独特的爱好和一手好的毛笔字,赵功建过年过节最爱给村里免费写春联,他这一坚持就是10几年的时间;

“从小就喜欢书法、绘画、石刻!”凭借自己这种独特的爱好和一手好的毛笔字,赵功建过年过节最爱给村里免费写春联,他这一坚持就是10几年的时间;遇到困难的村民在做石碑刻字,赵功建每次都只是收一个石材费,人工费都是无偿免费的。

全站热点
户县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开展建设工地“送清凉、送知识”检查慰问活动

2016-07-23 08:24阅读

县长张永潮主持召开县政府第94次常务会议

2016-07-22 19:00阅读

阎良区被省农业厅确定金融支农试点县区

2016-07-22 16:20阅读

区财政局传达区委书记汪文展纪念建党95周年讲话精神

2016-07-21 18:53阅读

市委主要领导到未央区调研并召开部分区县、开发区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

2016-07-21 10:45阅读

未央区城市管理局开展夜市集中整治活动

2016-07-20 11:49阅读

碑林区柏树林街道东大街社区联合爱心企业开展“爱心菜”温情进社区

2016-07-19 19:0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