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认真贯彻陕西省慈善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陕西省教育厅、省慈善协会日前提出的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应将慈善教育活动与学校德育工作统一安排部署,纳入德育工作计划,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将教育活动与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进一步推进未央区中小学慈善教育活动深入开展,2016年6月17日上午,未央区教育局、未央区慈善协会联合在东元路学校召开“未央区慈善教育工作会”,安排部署在全区中小学全面开展慈善教育工作。
2012年以来,未央区教育局与区慈善协会先后在区内部分中小学校开展慈善教育试点活动,11所中小学开展了以“慈善文化进校园”、《慈善读本》进课堂为主题的“两进”慈善教育活动。共接收发放《慈善读本》7662册。开展慈善教育试点活动,实施慈善教育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知荣辱、懂感恩、乐奉献、勤俭朴素的思想品质,帮助树立心存善念,理解他人,尊老爱幼,扶残济困,关心社会的意识,形成热心公益的良好社会风尚。慈善教育活动正在给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校园文明建设、家庭和社会的文明建设输入正能量。
会议指出,在中小学开展慈善教育是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区教育局和中小学要将慈善教育活动与学校德育工作统一安排部署,与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推进,纳入德育工作计划,广泛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逐步实现全区中小学慈善教育全覆盖。要注意慈善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将慈善教育活动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不断创新慈善教育形式,丰富活动载体,拓展教育途径,提高慈善教育效果,充分发挥慈善文化的育人功能。
西安市慈善会副会长魏季棉、未央区慈善协会会长朱经建、副会长白莉芳、区教育局副局长杨永望、区政府教育督学张胜利、区教育局勤工俭学中心主任薛国宁、区教育局基教科科长王波等有关科室负责人、区中小学负责慈善教育工作的领导共50多人参加会。(记者 张亚新)